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0 导论 | 第15-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对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 第19-20页 |
·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进行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22-23页 |
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双峰”理论 | 第23-24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页 |
·适度保护理论 | 第24-25页 |
·原则性监管理论 | 第25页 |
·“以人为本”理念 | 第25-26页 |
2 商业银行理财消费者地位、理财产品及其消费者知情权 | 第26-36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地位的界定 | 第26-29页 |
·国外金融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消费者地位的界定 | 第26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特殊性及存在的争论 | 第26-29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29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基本范畴的界定 | 第29-33页 |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 | 第31-32页 |
·本文的观点 | 第32-33页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知情权 | 第33-36页 |
·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具体内涵 | 第33-34页 |
·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43页 |
·受损害形态 | 第36-38页 |
·销售过程中知情权受损害 | 第36-37页 |
·运作过程中知情权受损害 | 第37-38页 |
·受损害成因 | 第38-43页 |
·金融消费者地位尚未得到立法上的承认 | 第38-39页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层次较低 | 第39页 |
·金融理财监管模式和理念不利于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39-40页 |
·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救济途径的缺失 | 第40-42页 |
·行业自律组织未能发挥保护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作用 | 第42-43页 |
4 金融发达国家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43-51页 |
·美国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43-44页 |
·从立法上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倾斜保护 | 第43-44页 |
·设立专门的金融消费保护机构 | 第44页 |
·英国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44-46页 |
·立法中对其的保护 | 第44-45页 |
·扩充监管机构内部职能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 | 第45-46页 |
·欧盟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46-47页 |
·欧盟在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立法保护 | 第46-47页 |
·救济途径的多样性 | 第47页 |
·日本在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保护 | 第47-48页 |
·日本在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方面的立法 | 第47-48页 |
·日本在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方面的监管机构 | 第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澳大利亚在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保护 | 第48-49页 |
·启示 | 第49-51页 |
·在立法中贯彻对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49页 |
·明确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49-50页 |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 第50-51页 |
5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建议 | 第51-59页 |
·改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完善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 第51-53页 |
·改变监管理念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 | 第51-52页 |
·监管模式 | 第52-53页 |
·加强立法 | 第53-56页 |
·提高立法层级完善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 第53-54页 |
·从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两方面完善理财产品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 第54-56页 |
·完善救济途径 | 第56-57页 |
·完善司法救济 | 第56页 |
·完善非司法救济途径 | 第56-57页 |
·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