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不同植物嫁接体系的建立及嫁接诱导变异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综述第13-25页
   ·嫁接的历史和研究进展第13-16页
     ·嫁接概念第13页
     ·嫁接起源和历史第13-14页
     ·嫁接技术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第14页
     ·嫁接不亲和第14-16页
   ·远缘嫁接第16-19页
     ·远缘嫁接概念及类型第16-18页
     ·远缘嫁接方法第18-19页
   ·嫁接杂交研究进展第19-21页
     ·嫁接杂交概念及历史记载第19页
     ·嫁接杂交机理及新证据第19-21页
   ·棉花第21-22页
   ·ISSR 技术第22-23页
     ·ISSR 技术基本原理第22页
     ·ISSR 技术应用第22-23页
   ·分子身份证研究进展第23-2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5-39页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25页
     ·试验材料第25页
     ·试验设计第25页
   ·试验试剂和仪器第25-28页
     ·试剂配制第25-27页
     ·试验仪器第27-28页
   ·试验方法第28-39页
     ·不同植物嫁接体系的建立第28-31页
     ·不同嫁接体系植株生长相关数据统计第31-32页
     ·花青素试验第32-33页
     ·ISSR 实验第33-36页
     ·分子身份证的构建方法第36-3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9-73页
   ·不同嫁接体系植株成活情况第39-53页
     ·棉花不同品种间嫁接体系植株生长情况第39-47页
     ·远缘嫁接体系植株生长情况第47-53页
   ·花青素含量分析第53-62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53-55页
     ·提取方案优化第55-57页
     ·不同棉花品种花青素相对含量第57页
     ·棉花品种间嫁接体系花青素变化第57-58页
     ·凤仙花不同器官花青素含量第58-59页
     ·绿豆不同器官花青素相对含量第59-60页
     ·绿豆/凤仙花体系花青素含量变化第60页
     ·百棉 1 号/向日葵嫁接体系花青素含量变化第60-62页
     ·棉花叶片花青素含量与光照条件的关系第62页
   ·ISSR 结果与分析第62-70页
     ·DNA 提取结果第62-63页
     ·适用引物及其最佳退火温度确定第63-68页
     ·ISSR 检测远缘嫁接体系基因交流第68-70页
     ·远缘嫁接变异率第70页
   ·不同棉花品种分子身份证第70-73页
     ·简单名第71页
     ·完全信息名第71-73页
第四章 讨论第73-83页
   ·棉花品种间嫁接体系第73-74页
     ·不同砧穗嫁接组合生长势第73页
     ·棉花品种间嫁接嫁接生育期第73-74页
   ·远缘嫁接体系第74-76页
     ·远缘嫁接中苗接的成活率与接苗苗龄的关系第74-75页
     ·远缘嫁接苗接后砧木接口开裂现象第75页
     ·种芽法第75页
     ·种芽法嫁接接穗根系在砧木茎秆中形成“黑色区”第75-76页
   ·HCl 浸提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定方法改进第76页
   ·嫁接杂交的机理第76-78页
     ·横向基因转移第76-78页
     ·表观遗传学说第78页
     ·寄生嫁接诱变第78页
   ·分子身份证构建讨论第78-83页
     ·分子身份证包含信息量第78-80页
     ·分子身份证的可扩充性第80页
     ·分子身份证的实际应用第80-81页
     ·分子身份证体系的完整性第81-83页
第五章 结论第83-87页
   ·嫁接植株生长情况第83-84页
     ·棉花品种间嫁接第83页
     ·绿豆/凤仙花嫁接第83-84页
     ·百棉 1 号/向日葵嫁接第84页
   ·HCl 浸提法测定花青素第84-85页
     ·花青素测定方法改进第84页
     ·花青素含量测定第84-85页
   ·ISSR 检测第85页
   ·分子身份证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TRAQ技术的小麦BNS雄性不育差异表达蛋白分离鉴定与分析
下一篇:耐盐基因SeNHX1转化植物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