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课题的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课题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4-25页 |
·LTE 技术发展概述 | 第14-17页 |
·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发展进程 | 第17-2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5-28页 |
第2章 SC-FDMA 系统动态子载波分配技术基础 | 第28-39页 |
·引言 | 第28页 |
·SC-FDMA 关键技术 | 第28-35页 |
·SC-FDMA 信号生成 | 第29-30页 |
·SC-FDMA 子载波映射 | 第30-31页 |
·SC-FDMA 无线帧结构 | 第31-32页 |
·SC-FDMA 资源块结构 | 第32-35页 |
·SC-FDMA 动态子载波分配原理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SC-FDMA 系统面向非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 | 第39-71页 |
·引言 | 第39页 |
·现阶段面向非实时业务的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39-49页 |
·轮循算法 | 第39-41页 |
·贪婪算法 | 第41-42页 |
·比例公平算法 | 第42-45页 |
·比例约束算法 | 第45-47页 |
·现有面向非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的比较 | 第47-49页 |
·面向单一非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 | 第49-61页 |
·系统模型 | 第49-52页 |
·最大平均容量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52-53页 |
·可调公平度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53-56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面向多种非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61-70页 |
·系统模型 | 第61-63页 |
·最大容量需求效用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63页 |
·改进的最大容量需求效用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63-66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SC-FDMA 系统面向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 | 第71-104页 |
·引言 | 第71页 |
·现阶段面向实时业务的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71-79页 |
·比例公平算法 | 第71-73页 |
·加权比例公平算法 | 第73-74页 |
·改进的最大加权时延优先算法 | 第74-76页 |
·最大时延效用算法 | 第76-78页 |
·现有面向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的比较 | 第78-79页 |
·面向单一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 | 第79-92页 |
·系统模型 | 第79-83页 |
·改进的最大时延效用算法 | 第83-84页 |
·最大指数效用算法 | 第84-86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86-92页 |
·面向多种实时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92-103页 |
·系统模型 | 第92-93页 |
·最大指数效用算法 | 第93-94页 |
·最大分级指数效用算法 | 第94-96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96-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5章 SC-FDMA 系统面向混合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 | 第104-125页 |
·引言 | 第104页 |
·现阶段面向混合业务的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104-108页 |
·基于服务速率控制的比例公平算法 | 第104-106页 |
·基于节俭约束的最大时延效用算法 | 第106-108页 |
·基于节俭约束的改进的最大加权时延优先算法 | 第108页 |
·面向混合业务的动态子载波分配算法 | 第108-124页 |
·系统模型 | 第108-112页 |
·基于严格服务速率约束的最大分级指数效用算法 | 第112-113页 |
·基于自适应服务速率约束的最大分级指数效用算法 | 第113-117页 |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17-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