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9-10页
     ·超级电容器的优缺点及用途第9页
     ·超级电容器相关材料的发展及现状第9-10页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制第10页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0-15页
     ·双电层电容器第11-12页
     ·赝电容器第12-15页
       ·金属氧化物第12-13页
       ·导电聚合物第13-15页
     ·混合电容器第15页
   ·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纳米复合材料第15-22页
     ·碳/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第16-17页
     ·碳/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第17-20页
     ·氧化石墨烯/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第20-21页
     ·碳/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第21-22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8页
第二章 聚苯胺/Mn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8-54页
   ·引言第28-29页
   ·实验部分第29-30页
     ·实验试剂第29页
     ·实验仪器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31页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GO)第30页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GEOP)第30页
     ·聚苯胺(去掺杂)/还原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GEP-1)第30页
     ·聚苯胺(再掺杂)/还原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GEP-2)第30-31页
     ·聚苯胺/氧化态石墨烯为基底负载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制备第31页
     ·聚苯胺/还原态石墨烯为基底负载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制备第31页
     ·电化学测试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51页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和形貌第31-32页
     ·聚苯胺/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形貌及浓度影响第32-34页
     ·聚苯胺/还原态石墨烯的形貌第34页
     ·聚苯胺/氧化态石墨烯/二氧化锰的形貌第34-37页
     ·聚苯胺/还原态石墨烯/二氧化锰的形貌第37-38页
     ·热重(TGA)分析第3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8-40页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40-41页
     ·XPS分析及二氧化锰的晶型分析第41-43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3-51页
       ·GO,GEOP,GEP-2的循环伏安图第43-44页
       ·GO GEOP GEP-2的充放电测试第44-45页
       ·GEOP@MnO_2的循环伏安第45-47页
       ·GEOP@MnO_2的充放电测试第47-48页
       ·GEP-2@MnO_2的循环伏安第48页
       ·GEP-2@MnO_2的充放电测试第48-49页
       ·循环寿命测试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第三章 炭小球与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71页
   ·引言第54-55页
   ·试验试剂及仪器第55页
     ·实验试剂第55页
     ·实验仪器第55页
   ·实验方法第55-56页
     ·炭小球的制备第55-56页
     ·炭小球/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6页
     ·电化学测试第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69页
     ·炭小球的结构和形貌第56-57页
     ·不同温度煅烧的炭小球的结构和形貌第57-58页
     ·不同温度煅烧的炭小球的红外表征第58-59页
     ·不同浓度的聚苯胺包裹炭小球的形貌及红外表征第59-61页
     ·不同温度煅烧的炭小球包裹聚苯胺的形貌及红外表征第61-63页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3-69页
       ·炭小球及炭小球/聚苯胺的循环伏安图第63-64页
       ·不同浓度聚苯胺包裹炭小球的循环伏安及计时电位第64-66页
       ·不同温度炭小球及其与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第66-67页
       ·聚苯胺/炭小球复合材料的计时电位第67-68页
       ·循环寿命测试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四章 以Fe_3O_4为核Fe_3O_4@SnO_2@SiO_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1-87页
   ·引言第71-72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72页
     ·实验试剂第72页
     ·实验仪器第72页
   ·试验方法第72-74页
     ·Fe_3O_4的制备第72-73页
     ·Fe_3O_4@SiO_2的制备第73页
     ·Fe_3O_4@SiO_2@SnO_2的制备第73页
     ·Fe_3O_4@SiO_2@SnO_2@PANI的制备第73-74页
     ·电极材料的制备第74页
   ·结果与讨论第74-85页
     ·Fe_3O_4的形貌和结构第74-75页
     ·Fe_3O_4@SiO_2的形貌和结构第75-76页
     ·Fe_3O_4@SiO_2@SnO_2的结构和形貌第76-78页
     ·Fe_3O_4@SiO_2@SnO_2煅烧前后的形貌比较第78-79页
     ·Fe_3O_4@SiO_2@SnO_2@PANI的结构和形貌第79-81页
     ·傅里叶红外表征第81-83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结论第87-88页
硕士学位期间已发(待发)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噻吩在离子液体/超临界CO2中流体相行为的Gibbs系综Monte Carlo模拟研究
下一篇:水热法制备铜、铁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在环境处理和能源存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