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电源电气测试技术与性能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来源与选题背景 | 第9页 |
| ·UPS 电源的研究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 ·UPS 电源电气性能测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1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 ·目前 UPS 电源电气测试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方法 | 第17-19页 |
| ·市电空载测试 | 第18页 |
| ·市电带载测试 | 第18页 |
| ·整流及逆变测试 | 第18页 |
| ·机内温度的检测 | 第18页 |
| ·直流电源开机测试 | 第18-19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功能要求 | 第19页 |
|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第19页 |
|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UPS 电源电气测试理论分析研究 | 第21-32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数据理论要求 | 第21-22页 |
| ·电气测试综合性能分析算法的选取 | 第22-23页 |
| ·层次分析法确定电气测试数据的权重 | 第23-29页 |
|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 第23-24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24-27页 |
| ·权值的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 ·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 UPS 电源电气性能 | 第29-31页 |
| ·最优指标集的选择 | 第29-30页 |
| ·初始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30页 |
| ·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的求解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39页 |
| ·硬件设计要求 | 第32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32-35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配置结构框图 | 第32-35页 |
| ·上位监控机硬件配置 | 第35页 |
| ·电气测试系统的检测装置 | 第35-36页 |
| ·硬件线路设计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9-53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 STEP7 硬件组态 | 第39-42页 |
| ·STEP7 Basic V10.5 项目流程 | 第39-40页 |
| ·硬件组态 | 第40-42页 |
| ·I/O 点分配 | 第42-43页 |
| ·PLC 程序框图 | 第43-44页 |
| ·PLC 程序设计 | 第44-52页 |
| ·电气测试系统程序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 ·电气测试系统模拟量工程标度转换 | 第45-46页 |
| ·顺序控制模拟量信号的采集 | 第46-48页 |
| ·关联度分析算法综合评价 UPS 电气性能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UPS 电气测试系统监控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3页 |
| ·UPS 电源电气测试系统监控界面设计要求 | 第53页 |
| ·组态王组态软件 | 第53-54页 |
| ·组态界面的设计 | 第54-57页 |
| ·新建监控项目 | 第54页 |
| ·设备连接及实时数据库的建立 | 第54-55页 |
| ·用户窗口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工程加密 | 第57页 |
|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7-58页 |
| ·组态王与 SQL 数据库连接的实现 | 第58-62页 |
| ·SQL 数据库的准备工作 | 第58-59页 |
| ·定义系统 ODBC 数据源 | 第59-60页 |
| ·建立记录体 | 第60-61页 |
| ·利用组态王内部函数建立与 SQL 的连接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七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 ·PLC 调试 | 第63-65页 |
| ·监控系统调试 | 第65-66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总结 | 第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