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理论模拟以二维材料为基底的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对CO的催化氧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10-11页
    1.2 催化剂发展现状第11-14页
        1.2.1 金属催化剂第11-12页
        1.2.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2-13页
        1.2.3 合金催化剂第13页
        1.2.4 单原子催化剂(SACs)第13-14页
    1.3 二维材料的广泛应用第14-16页
        1.3.1 二维材料-石墨烯第14-15页
        1.3.2 二维材料二硫化钼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6-17页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第17-20页
    2.1 第一性原理第17-18页
    2.2 绝热近似第18页
    2.3 密度泛函理论第18-19页
    2.4 Dmol_3 计算软件第19页
    2.5 过渡态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理论模拟Fe掺杂Penta-Graphene对于CO的氧化过程第20-38页
    3.1 前言第20-21页
    3.2 计算方法第2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1-36页
        3.3.1 筛选理想的金属单原子第22-27页
        3.3.2 C1 位点掺杂Fe原子(Fe-PG-C1)的气体吸附情况第27-30页
        3.3.3 CO在 Fe-PG-C1 位点上经过ER机理进行催化氧化第30页
        3.3.4 CO在 Fe-PG-C1 位点上经过LH机理进行催化氧化第30-31页
        3.3.5 C1 位点掺杂Fe原子(Fe-PG-C2)的气体吸附情况第31-33页
        3.3.6 CO在 Fe-PG-C2 位点上经过ER机理进行催化氧化第33-34页
        3.3.7 CO在 Fe-PG-C2 位点上经过LH机理进行催化氧化第34-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Al掺杂MoS_2对CO催化氧化的理论探究第38-49页
    4.1 前言第38-39页
    4.2 计算方法第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8页
        4.3.1 筛选合适的金属原子第39-42页
        4.3.2 Al原子掺杂MoS_2 对气体的吸附情况第42-44页
        4.3.3 CO在 Al-MoS_2 表面经过ER机理进行氧化反应第44-47页
        4.3.4 CO在 Al-MoS_2 表面经过LH机理进行氧化反应第47-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的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与抗肿瘤应用
下一篇:胡芦巴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