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

食用菌栽培过程碳素物质转化及CO2排放规律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15页
第一章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物质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1 食用菌培养料物料平衡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2 食用菌栽培过程碳素物质转化规律研究第16-19页
   ·食用菌栽培过程碳素物质转化特点第16-17页
   ·食用菌栽培过程的碳转化相关酶第17-19页
 3 影响食用菌物质转化的因素第19-23页
   ·栽培基质第19-20页
   ·碳氮比第20页
   ·光照第20-21页
   ·温度第21页
   ·含水量第21页
   ·pH 值第21-22页
   ·空气 CO_2浓度第22-23页
第二章 双孢蘑菇栽培过程碳素物质转化及 CO_2排放规律第23-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4页
     ·供试菌株第24页
     ·培养料配方第2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4页
     ·药品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29页
     ·试验设计第24-25页
     ·栽培管理第25页
     ·取样方法第25页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25-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45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第29-31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双孢蘑菇出菇时间的影响第29页
     ·子实体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第29-30页
     ·子实体碳、氮、磷含量的测定第30-31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培养料农化性质的影响第31-35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培养料 pH 值的影响第31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培养料中物质转化的影响第31-35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 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第35-37页
   ·不同铺料厚度对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37-39页
   ·相关性分析第39-41页
   ·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碳素物质转化规律第41-45页
     ·干物质转化第41-42页
     ·碳素物质转化第42-4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铺料厚度的影响第45页
   ·CO_2排放通量第45-46页
   ·碳素物质转化第46-48页
第三章 秀珍菇栽培过程碳素物质转化及 CO_2排放规律第48-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供试菌株第48页
     ·培养料配方第48-49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9页
     ·药品第49页
   ·试验方法第49-50页
     ·试验设计第49页
     ·出菇管理第49页
     ·取样方法第49-50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50页
       ·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第50页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62页
   ·两种配方的生长情况第50-51页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第50页
     ·子实体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第50-51页
     ·子实体碳、氮、磷含量的测定第51页
   ·不同配方对培养料农化性质的影响第51-55页
     ·不同配方对培养料 pH 值的影响第51-52页
     ·不同配方对培养料中物质转化的影响第52-55页
   ·不同配方对 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第55-57页
   ·不同配方对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相关性分析第58-60页
   ·秀珍菇栽培过程中碳素物质转化规律第60-62页
     ·干物质转化第60-61页
     ·碳素物质转化第61-62页
       ·碳量转化第61页
       ·木质纤维素转化第61-6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2-64页
   ·配方的影响第62页
   ·CO_2排放通量第62-63页
   ·碳素物质转化第63-64页
第四章 主要结论第64-67页
 1、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碳素物质转化规律第64页
 2、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规律第64-65页
 3、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第65页
 4、铺料厚度和配方的影响第65页
 5、讨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斑玉蕈SCAR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下一篇:福建名优菊花工厂化试管育苗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