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读写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个人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本文的工作安排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读写器与智能卡通信的电信号及传输协议 | 第16-25页 |
·简介 | 第16-17页 |
·IC 卡片引脚分布和功能 | 第17页 |
·电信号 | 第17-20页 |
·智能卡激活和复位 | 第17-19页 |
·释放 | 第19页 |
·数据传输和回复复位信号 | 第19-20页 |
·传输协议 | 第20-24页 |
·T0 协议 | 第21-22页 |
·应用层协议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5-32页 |
·个人化系统 IC 读写器驱动总体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总体框架 | 第25页 |
·总体功能 | 第25-26页 |
·STM32F103 微控制器 | 第26-30页 |
·中央处理器核心 | 第27页 |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 第27页 |
·系统时钟(SYSTICK) | 第27页 |
·存储器保护单元 | 第27-28页 |
·总线矩阵 | 第28-29页 |
·DMA 控制实现读写器速度性能优化 | 第29-30页 |
·ST8024CDR 智能卡接口模块 | 第30-31页 |
·应用驱动模块架构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 ARM 内核 STM32F103 芯片的读写器设计和实现 | 第32-48页 |
·读写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2-40页 |
·STM32F103VB 电源模块的实现 | 第32-33页 |
·STM32F103 的智能卡模式 | 第33-35页 |
·ST8024CDR 电路 | 第35-36页 |
·主通信 USART 串行接口 | 第36-38页 |
·USB 接口电路 | 第38-39页 |
·I2C 扩展 EEPROM | 第39-40页 |
·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0-47页 |
·读写器的指令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微处理器主程序模块 | 第41-43页 |
·读写器与卡片信息交互的中断管理 | 第43-46页 |
·利用 DMA 实现并行通信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IC 读写器驱动实现和应用 | 第48-59页 |
·上位机与读写器之间的应用层数据通讯协议 | 第48-51页 |
·协议说明 | 第48页 |
·通讯的命令格式 | 第48-49页 |
·特殊机号命令、公用命令及用户命令 | 第49-51页 |
·IC 读写器驱动 SmartCom 接口开发和实现 | 第51-55页 |
·设计环境和方案 | 第51页 |
·驱动库文件的组成 | 第51-55页 |
·读写器的驱动测试 | 第55-57页 |
·驱动读写器测试 | 第55-57页 |
·单读写器写卡时间测试与比较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个人化系统 | 第59-66页 |
·个人化系统简介 | 第59-60页 |
·个人化设备的运行模式 | 第60-61页 |
·通讯协议指令格式 | 第60-61页 |
·个人化设备运行流程 | 第61页 |
·个人化系统软件 | 第61-63页 |
·个人化软件的 UI 设计 | 第61-62页 |
·个人化系统运行流程 | 第62-63页 |
·读写器在个人化系统中的应用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进一步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