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 《局外人》 | 第8-9页 |
二 《局外人》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9-12页 |
三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不可靠叙述理论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可靠叙述与不可靠叙述 | 第15-19页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方法论研究分歧—修辞学派与认知学派 | 第19-22页 |
第三节 《局外人》中的不可靠叙述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充分报道——“爱,像大家一样” | 第24-31页 |
第一节 母子之爱 | 第24-28页 |
第二节 为何开枪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这一切实际上并不重要”——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充分解读 | 第31-36页 |
第一节 男女之情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狱中麻木 | 第33-36页 |
第四章 价值/判断轴上的不充分判断——“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 第36-43页 |
第一节 面对庭审的冷漠 | 第36-39页 |
第二节 面对死亡的不恭 | 第39-43页 |
第五章 隐含作者的价值取向 | 第43-50页 |
第一节 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其规范的依据—真实作者哲学观的主导 | 第45-47页 |
第三节 隐含作者的价值取向 | 第47-50页 |
第六章 不可靠叙述的意义 | 第50-54页 |
第一节 不可靠叙述在作品《局外人》中的启示意义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实现作者加缪本人的创作理念 | 第51-52页 |
第三节 不可靠叙述的广泛性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注释 | 第56-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