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8页 |
·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1页 |
·降解亚硝酸盐的方法 | 第11-12页 |
·微生物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植物乳杆菌 | 第14-15页 |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30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方法 | 第20-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紫外诱变时间的选择 | 第30页 |
·亚硝基胍(NTG)处理时间的选择 | 第30-31页 |
·诱变菌对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降解结果 | 第31-32页 |
·稳定遗传 | 第32页 |
·优势诱变菌对亚硝酸盐降解条件的优化 | 第32-35页 |
·DEAE-纤维素柱层析结果 | 第35-36页 |
·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过滤层析结果 | 第36页 |
·NiRs酶学性质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酶分子量的测定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快速降解亚硝酸盐的菌种选育及菌株降解亚硝酸盐条件的优化 | 第40页 |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分离提纯 | 第40-41页 |
·亚硝酸盐还原酶的酶学性质分析 | 第41-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