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2 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4-24页 |
·生态系统 | 第14-15页 |
·生态系统概念 | 第14-15页 |
·生态系统的特点 | 第15页 |
·生态系统健康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5-19页 |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 第15-18页 |
·生态系统健康学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生态系统健康特征 | 第18页 |
·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模式 | 第18-19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19-24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范畴 | 第19-20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标准 | 第20-21页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3 矿粮复合区 | 第24-42页 |
·矿粮复合区概念 | 第24-25页 |
·煤粮复合区 | 第24-25页 |
·我国主要的矿粮复合区 | 第25-30页 |
·矿粮复合区生态系统特点 | 第30-34页 |
·矿区生态系统特点 | 第30-33页 |
·农田生态系统特点 | 第33-34页 |
·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 | 第34页 |
·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 第34-37页 |
·矿粮复合区生态健康存在问题 | 第37-42页 |
·矿业生产扰动 | 第37-39页 |
·农田管理不善 | 第39-42页 |
4. 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42-48页 |
·焦作市概况 | 第42-45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42-44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44-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8页 |
5. 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8-5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48-49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第49-5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 | 第50-52页 |
·指标说明 | 第50-5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52-53页 |
·指标分级的标准 | 第53-56页 |
6. 焦作市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56-66页 |
·原始数据的收集 | 第56-57页 |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57-58页 |
·数据计算和评价结果 | 第58-61页 |
·焦作市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经济 | 第62-63页 |
·提高焦作市矿粮复合区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对策 | 第63-66页 |
·绿色采矿,减少矿产开采对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63页 |
·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 第63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法 | 第63-64页 |
·推动IS0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在矿区各单位全面实施 | 第64页 |
·加强政府引导、培训 | 第64-65页 |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第65页 |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 第65-66页 |
7. 理论创新与指导意义 | 第66-68页 |
·理论创新 | 第66页 |
·参考意义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72页 |
二、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75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