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

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5-37页
   ·农村信息化概述第25-30页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第25-27页
     ·农村信息化的意义第27-28页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第28-30页
   ·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关理论第30-33页
     ·区域发展不平衡概念界定第30-31页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基础第31-33页
   ·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第33-37页
     ·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第33-34页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第34-37页
第3章 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差异研究第37-59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第37-51页
     ·农村发展现状第37-41页
     ·信息化基础设施第41-46页
     ·信息资源第46-48页
     ·信息化人才第48-51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差异现状分析第51-57页
     ·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分析第52-53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差异分析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度研究第59-75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59-62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9-60页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及说明第60-61页
     ·区域划分与数据获得第61-62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第62-64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差异理论分析第62-63页
     ·农村信息化区域综合差异指数及协调度模型构建第63-64页
   ·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分析第64-74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差异第64-67页
     ·经济层面与信息化层面综合差异指数比较第67-71页
     ·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协调度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我国区域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第75-87页
   ·农村信息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第75-76页
   ·分析方法和数据第76-79页
     ·分析方法——面板数据第76-78页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第78-79页
   ·面板数据检验第79-82页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79-80页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第80-81页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第81-82页
   ·回归结果分析第82-86页
     ·全国总体情况第83-84页
     ·东、西部情况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第87-93页
   ·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建议第87-89页
   ·东、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策第89-93页
     ·东部地区政策性建议第89-90页
     ·西部地区政策性建议第90-9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7页
   ·主要工作成果与创新点第93-94页
   ·存在的局限性第94-95页
   ·进一步研究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滑转率的拖拉机自动耕深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投资回报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