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 | 第11-12页 |
2 枇杷采后贮藏保鲜技术 | 第12-14页 |
·低温贮藏 | 第12页 |
·低温预贮 | 第12页 |
·热处理 | 第12-13页 |
·气调贮藏 | 第13页 |
·1-MCP处理 | 第13页 |
·臭氧处理 | 第13页 |
·其他 | 第13-14页 |
3 枇杷冷害形成机制 | 第14-15页 |
·生物膜的改变 | 第14页 |
·活性氧代谢失调 | 第14-15页 |
·细胞壁物质代谢异常 | 第15页 |
4 与植物抗逆性相关的几种物质 | 第15-17页 |
·脯氨酸 | 第15-16页 |
·γ-氨基丁酸 | 第16页 |
·多胺 | 第16-17页 |
·能量 | 第17页 |
5 MeJA处理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MeJA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 第18页 |
·MeJA处理对果蔬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的影响 | 第18页 |
·MeJA处理对果蔬冷害的影响 | 第18页 |
·MeJA对果蔬病害的影响 | 第18-19页 |
6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立题背景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MeJA处理减轻枇杷采后冷害与果实内AsA和GSH代谢的关系 | 第2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21-22页 |
·冷害相关指标测定 | 第22页 |
·AsA和DHA含量测定 | 第22页 |
·GSH和GSSG含量测定 | 第22页 |
·AsA-GSH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枇杷果实硬度、出汁率和果心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23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中AsA和DHA含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中GSH和GSSG含量的影响 | 第25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枇杷果实中AsA和GSH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第25-27页 |
4 讨论 | 第27-28页 |
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MeJA处理减轻枇杷采后冷害与果实内脯氨酸和GABA代谢的关系 | 第29-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冷害相关指标测定 | 第30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30页 |
·P5CS、PDH和OAT活性测定 | 第30页 |
·GABA含量和GAD活性测定 | 第30-31页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枇杷果实硬度、出汁率和果心褐变指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枇杷果实中脯氨酸含量及其相关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MeJA处理对冷藏期间枇杷果实中GABA含量和GAD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6页 |
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MeJA处理减轻枇杷采后炭疽病害与果实内能量和多胺的关系 | 第37-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材料与处理方法 | 第37-38页 |
·多胺的测定 | 第38页 |
·ATP、ADP、AMP浓度的测定及能荷的计算 | 第38-39页 |
2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MeJA处理对接种炭疽病菌的枇杷果实发病率及病斑直径的影响 | 第39页 |
·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中Put、Spd和Spm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MeJA处理对枇杷果实ATP、ADP、AMP及能荷的影响 | 第40-41页 |
4 讨论 | 第41-42页 |
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5页 |
全文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