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 ·新产品开发所面临的市场挑战 | 第17-18页 |
| ·新产品开发所面临的知识挑战 | 第18-19页 |
| ·新产品开发面临的组织挑战 | 第19-21页 |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1-25页 |
| ·本研究的理论动机 | 第21-23页 |
|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23-24页 |
| ·本文的研究问题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5-29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9-78页 |
| ·理论依据 | 第29-36页 |
| ·企业知识理论 | 第29-31页 |
| ·组织学习理论 | 第31-34页 |
| ·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 | 第34-36页 |
| ·新产品开发及开发效率 | 第36-41页 |
| ·产品、新产品、新产品开发 | 第36-37页 |
| ·新产品开发模式 | 第37-40页 |
| ·新产品开发效率 | 第40-41页 |
| ·跨职能整合研究综述 | 第41-50页 |
| ·跨职能整合定义 | 第41-46页 |
| ·实施跨职能整合的内在原因 | 第46-49页 |
| ·跨职能整合的形式 | 第49-50页 |
| ·知识与知识获取研究综述 | 第50-55页 |
| ·知识及其类型 | 第50-53页 |
| ·知识获取 | 第53-55页 |
| ·跨职能整合、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的相互联系 | 第55-73页 |
| ·跨职能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 第55-59页 |
| ·跨职能整合形式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 第59-71页 |
| ·跨职能整合与知识获取 | 第71-73页 |
| ·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 | 第73页 |
| ·文献综述评述 | 第73-78页 |
| 第三章 案例研究 | 第78-100页 |
| ·案例研究一:新产品开发视角的跨职能整合 | 第78-84页 |
| ·文献回顾 | 第78-79页 |
| ·研究方法 | 第79-80页 |
| ·企业基本信息 | 第80-81页 |
| ·案例分析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3-84页 |
| ·案例研究二:知识获取视角的供应商参与对新产品开发效率的影响 | 第84-100页 |
| ·研究目的及背景 | 第84-85页 |
| ·文献研究及框架 | 第85-89页 |
|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要获取什么知识 | 第85-86页 |
| ·新产品开发中的供应商参与 | 第86-87页 |
| ·供应商参与与知识获取 | 第87-88页 |
| ·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 | 第88-89页 |
| ·研究设计 | 第89-91页 |
| ·案例企业的选择 | 第89-90页 |
| ·研究方法 | 第90页 |
| ·信度与效度 | 第90-91页 |
| ·因果图方法与构建步骤 | 第91页 |
| ·案例分析 | 第91-98页 |
| ·新产品开发中的知识获取 | 第91-93页 |
|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供应商参与 | 第93-95页 |
| ·供应商参与、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的关系 | 第95-98页 |
| ·总结 | 第98-100页 |
| 第四章 研究假设及框架 | 第100-111页 |
| ·跨职能整合与知识获取 | 第100-106页 |
| ·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 | 第106-109页 |
| ·研究框架 | 第109-111页 |
| 第五章 研究方法 | 第111-117页 |
| ·变量的衡量 | 第111-112页 |
| ·被解释变量 | 第111-112页 |
| ·解释变量 | 第112页 |
| ·问卷设计 | 第112-114页 |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112-113页 |
| ·避免产生偏差的措施 | 第113-114页 |
| ·数据收集 | 第114-116页 |
| ·样本基本情况 | 第114-116页 |
| ·数据收集过程 | 第1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 第六章 数据分析 | 第117-143页 |
| ·信度和效度 | 第117页 |
| ·信度分析 | 第117-118页 |
| ·构建效度 | 第118-124页 |
| ·跨职能整合层面的因子分析 | 第120页 |
| ·知识获取层面的因子分析 | 第120页 |
| ·新产品开发效率层面的因子分析 | 第120-124页 |
| ·跨职能整合、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模型 | 第124-133页 |
| ·测度模型 | 第124-128页 |
| ·模型拟合度 | 第124-126页 |
| ·收敛效度 | 第126-128页 |
| ·结构模型 | 第128-133页 |
| ·方法说明 | 第128页 |
| ·假设模型 | 第128-130页 |
| ·修正模型 | 第130-133页 |
| ·数据结果对研究假设的验证 | 第133-136页 |
| ·数据分析讨论 | 第136-142页 |
| ·跨职能整合与知识获取 | 第136-141页 |
| ·知识获取与新产品开发效率 | 第141-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143-153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4-148页 |
| ·跨职能整合是多维度概念,包含互动、协作与协调 | 第144-145页 |
| ·新产品开发需要获取三类知识:功能知识、结构知识和工艺知识 | 第145页 |
| ·五种跨职能整合对获取新产品开发所需三类知识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 | 第145-146页 |
| ·跨职能整合对于新产品开发效率的贡献是通过知识获取实现的 | 第146-148页 |
| ·研究创新点与实践意义 | 第148-151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148-149页 |
| ·实践意义 | 第149-151页 |
|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151-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3-174页 |
| 附录 | 第174-17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8-179页 |
| 致谢 | 第179-181页 |
| 附件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