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材料的基本结构 | 第11-18页 |
§1.1.1 InN的基本结构 | 第11-14页 |
§1.1.2 石墨烯和石墨烯纳米带的基本结构 | 第14-18页 |
§1.2 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18-27页 |
§1.2.1 氮化铟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18-23页 |
§1.2.1.1 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和带隙的关系 | 第18-21页 |
§1.2.1.2 电学输运特性 | 第21-22页 |
§1.2.1.3 极低温下的超导行为 | 第22-23页 |
§1.2.2 石墨烯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23-27页 |
§1.2.2.1 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 | 第23-26页 |
§1.2.2.2 克莱因佯谬 | 第26页 |
§1.2.2.3 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 | 第26-27页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28-37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8-33页 |
§2.1.1 绝热近似和哈特利-福克近似 | 第28-29页 |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9-30页 |
§2.1.3 Kohn-Sham方程 | 第30-31页 |
§2.1.4 交换关联势 | 第31-32页 |
§2.1.4.1 局域密度近似 | 第31-32页 |
§2.1.4.2 广义梯度近似 | 第32页 |
§2.1.5 赝势方法 | 第32-33页 |
§2.1.5.1 模守恒赝势 | 第32-33页 |
§2.1.5.2 超软赝势 | 第33页 |
§2.2 布洛赫定理 | 第33-35页 |
§2.3 Quantum-ESPRESSO软件 | 第35-37页 |
§2.3.1 软件介绍 | 第35页 |
§2.3.2 计算流程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纤锌矿InN的晶格振动和光学性质 | 第37-45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理论方法 | 第38-39页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3.3.1 InN的声子谱 | 第39-41页 |
§3.3.2 InN的光学性质 | 第41-44页 |
§3.4 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GGA+U~((p+d))研究纤锌矿In_(1-x)Ga_xN的电子能带结构和态密度 | 第45-55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理论方法与模型 | 第46-47页 |
§4.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4.3.1 纤锌矿InN的能带结构 | 第47-48页 |
§4.3.2 纤锌矿In_xGa_(1-x)N电子能带结构 | 第48-51页 |
§4.3.3 纤锌矿In_xGa_(1-x)N态密度与分波态密度 | 第51-53页 |
§4.4 总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Li掺杂手扶椅式石墨烯纳米带电子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55-64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理论方法与模型 | 第56-5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5.3.1 稳定性分析 | 第58页 |
§5.3.2 能带结构 | 第58-60页 |
§5.3.3 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 | 第60-62页 |
§5.4 总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