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煤热解 | 第12-18页 |
1.2.1 煤热解机理 | 第12-14页 |
1.2.2 煤热解过程 | 第14页 |
1.2.3 煤热解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2.4 煤热解工艺 | 第16-18页 |
1.3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热解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1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 | 第18-19页 |
1.3.2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共热解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的基础物性 | 第22-30页 |
2.1 样品的选取制备及基本性质分析 | 第22-25页 |
2.2 液化残渣流变特性 | 第25页 |
2.3 液化残渣四组分分离与分析 | 第25-28页 |
2.3.1 残渣四组分抽提实验 | 第25-27页 |
2.3.2 四氢呋喃不溶物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27页 |
2.3.3 残渣四组分的固体红外分析 | 第27-28页 |
2.4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热解特性基础研究 | 第30-49页 |
3.1 热重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3.1.1 装置介绍 | 第30页 |
3.1.2 热重实验条件 | 第30-31页 |
3.1.3 TGA实验步骤 | 第31页 |
3.2 神东煤样品分析 | 第31-34页 |
3.2.1 热失重及失重速率 | 第31-32页 |
3.2.2 N_2气氛下神东煤热解挥发分的析出规律 | 第32-34页 |
3.3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样品分析 | 第34-35页 |
3.3.1 热失重及失重速率 | 第34-35页 |
3.4 神东煤与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共热解样品分析 | 第35-38页 |
3.4.1 共热解热失重及失重速率 | 第35-37页 |
3.4.2 共热解过程挥发分综合吸收强度 | 第37-38页 |
3.5 动力学模型简介 | 第38-43页 |
3.5.1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3.6 神东煤与液化残渣萃取四组分共热解样品分析 | 第43-47页 |
3.6.1 四组分掺混量的确定 | 第43-45页 |
3.6.2 液化残渣四组分共热解热失重 | 第45-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神东煤与残渣在粉-粒流化床中的热解特性研究 | 第49-70页 |
4.1 实验装置 | 第49-51页 |
4.1.1 粉-粒流化床 | 第49-50页 |
4.1.2 粉-粒流化床热解实验装置 | 第50-51页 |
4.1.3 实验操作流程 | 第51页 |
4.2 产物分析及产率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4.2.1 气体组成分析及产率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4.2.2 煤焦油产率及组成分析 | 第52-53页 |
4.2.3 半焦产率 | 第53页 |
4.3 温度对神东煤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53-61页 |
4.3.1 不同温度下神东煤热解实验运行参数 | 第53-54页 |
4.3.2 热解温度对神东煤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热解温度对气体产物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4 热解温度对焦油产物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5 热解温度对半焦产物的影响 | 第57-61页 |
4.4 掺混比例对煤与液化残渣热解特性的影响 | 第61-68页 |
4.4.1 煤与液化残渣共热解实验运行参数 | 第61-62页 |
4.4.2 掺混比例对共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4.4.3 掺混比例对共热解气体产物的影响 | 第64-65页 |
4.4.4 掺混比例对共热解焦油组成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5 掺混比例对共热解半焦性质的影响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