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20页 |
| ·背景介绍:我国政治选举制度的历程 | 第9-11页 |
| ·民主集中制的来源 | 第9页 |
|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 | 第9-11页 |
| ·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选民参与的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问题的现状 | 第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政治选举选民参与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现状 | 第16页 |
|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6-17页 |
| ·部分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 ·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 | 第17页 |
| ·选民参与 | 第17-18页 |
| ·登记率和投票率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研究对象选取和资料分析方法 | 第18页 |
|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8页 |
| ·难点和重点问题 | 第18-19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2章 上海市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选民参与的现状 | 第20-26页 |
| ·上海市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 ·上海市基层人大代表选举选民参与的实际情况 | 第21-26页 |
| ·主动参与选民登记人数少 | 第21-22页 |
| ·实际参与投票人群分化 | 第22-23页 |
| ·对当选人大代表了解少 | 第23-24页 |
| ·所谓“独立候选人”的出现 | 第24页 |
| ·对基层人大代表直接选举态度不同的五类人 | 第24-26页 |
| 第3章 基层人大代表直选选民参与度低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目标不明确 | 第26-27页 |
| ·选举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 第27-28页 |
| ·选举方式的局限性 | 第28-29页 |
| ·当选代表履职效果不佳 | 第29-31页 |
| 第4章 基层人大代表直选选民参与度低的外部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 ·人口流动对直接选举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公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多元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宣传不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第5章 解决基层人大代表直选选民参与度低问题的对策探讨 | 第34-38页 |
| ·明确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地位 | 第34-35页 |
| ·基层人大与党委的关系 | 第34页 |
| ·基层人大与政府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基层人大与政协的关系 | 第35页 |
| ·研究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制度设计 | 第35-36页 |
| ·设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工作常设机构 | 第35页 |
| ·提高选举的公平性 | 第35-36页 |
| ·提高选民参与的便利性 | 第36页 |
| ·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 第36页 |
| ·推荐代表候选人应向多元化发展 | 第36-38页 |
| ·进一步降低官员代表的数量 | 第36-37页 |
| ·注重基层代表的素质 | 第37页 |
| ·扩大代表候选人推荐的渠道 | 第37-38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38-41页 |
| ·总结 | 第38-39页 |
| ·“三难选择”假说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