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论 | 第11-23页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三、相关概念及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 第20-23页 |
(一)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22-23页 |
第一章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两种理论视角 | 第23-52页 |
第一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内生过程的分析框架:政府间主义 | 第24-36页 |
一、现实主义的政府间主义 | 第24-27页 |
二、自由政府间主义 | 第27-36页 |
第二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外化行动的分析框架:建构主义 | 第36-52页 |
一、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 | 第37-45页 |
二、规范性力量欧洲 | 第45-52页 |
第二章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内生过程与学理分析 | 第52-89页 |
第一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历史发展过程 | 第52-64页 |
一、欧洲政治合作的发展历程 | 第53-58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58-64页 |
第二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运行机制 | 第64-77页 |
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 第64-69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机构及表决机制 | 第69-77页 |
第三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内生过程的学理分析 | 第77-89页 |
一、成员国国家利益偏好 | 第77-82页 |
二、成员国的利益协调过程和议价行为 | 第82-85页 |
三、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内生过程评价 | 第85-89页 |
第三章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外化行动与学理分析 | 第89-114页 |
第一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框架下的维和行动梳理 | 第89-97页 |
一、欧盟周边的维和行动 | 第90-92页 |
二、欧盟在亚洲的维和行动 | 第92-94页 |
三、欧盟在非洲的维和行动 | 第94-97页 |
第二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联合行动案例分析 | 第97-106页 |
一、欧盟对莫斯塔尔城的管理 | 第98-100页 |
二、欧盟与前南马其顿共和国 | 第100-104页 |
三、欧盟亚齐监督团行动 | 第104-106页 |
第三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外化行动的规范性学理分析 | 第106-114页 |
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规范性行动的原则与行动依据 | 第107-109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规范性行动具有民事效用 | 第109-111页 |
三、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规范性行动的影响力 | 第111-114页 |
第四章 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属性与方向 | 第114-131页 |
第一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具体限制性因素 | 第114-119页 |
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派别之争 | 第114-115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大国主导与小国崛起之争 | 第115-116页 |
三、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表决机制缺陷 | 第116-117页 |
四、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 第117-119页 |
第二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属性 | 第119-125页 |
一、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方向性 | 第119-123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弱军事性 | 第123-125页 |
第三节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争议与发展方向 | 第125-131页 |
一、欧盟行动的规范效用争议 | 第125-127页 |
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方向 | 第127-131页 |
结论 | 第131-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42-143页 |
后记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