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9-11页 |
| ·作曲家生平 | 第9-11页 |
| 第2章 民族性风格和现代性风格在汪立三作品的体现 | 第11-19页 |
| ·赋格曲的定义以及汪立三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赋格曲 | 第11-14页 |
| ·赋格曲的定义 | 第11-12页 |
| ·五首前奏曲与赋格 | 第12-14页 |
| ·赋格技法的精湛运用 | 第14-15页 |
| ·间插段具有展开功能 | 第14-15页 |
| ·结构框架紧凑 | 第15页 |
| ·格律程序的个性处理 | 第15-17页 |
| ·乐思富有造型性 | 第16页 |
| ·根据变化音来增加旋律的表现力 | 第16页 |
| ·以支声手段陈述乐思 | 第16-17页 |
| ·典型的标题性 | 第17页 |
| ·音乐语汇的运用 | 第17-19页 |
| ·采用复合功能或多调性叠置的和声手法 | 第17页 |
| ·使用个性化的调性布局安排 | 第17-19页 |
| 第3章 《他山集-五首前奏曲与赋格》的分析与演奏 | 第19-35页 |
| ·作品概况 | 第19页 |
| ·作品特征分析 | 第19-23页 |
| ·把握调性之间纵横关系 | 第19-21页 |
| ·把握声部之间纵横关系 | 第21-23页 |
| ·《他山集-五首前奏曲与赋格》演奏诠释 | 第23-28页 |
| ·触键方式 | 第23-24页 |
| ·附加音 | 第24-27页 |
| ·节奏踏板 | 第27-28页 |
| ·从《他山集-五首前奏曲与赋格》扩展出的教学思路的设计 | 第28-30页 |
| ·做好准备工作 | 第28-29页 |
| ·认真的读谱 | 第29页 |
| ·情感的带入 | 第29页 |
| ·对多声部的弹奏练习 | 第29-30页 |
| ·由《他山集》为特例的中国钢琴作品中旋律歌唱性的演奏及教学 | 第30-35页 |
| ·润色旋律 | 第30-31页 |
| ·单线和多线的结合 | 第31-32页 |
| ·根据调式选择指法 | 第32-33页 |
| ·依照节奏,把握律动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致谢 | 第39-4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