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 摘要 | 第1-14页 |
| Abstract | 第14-17页 |
| 1 前言 | 第17-26页 |
|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甘蓝收获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 ·研究的预期成果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2 结球甘蓝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第26-34页 |
| ·试验材料、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 ·试验仪器及装置 | 第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 ·土壤物理特性 | 第29页 |
| ·甘蓝物理几何特性 | 第29-31页 |
| ·甘蓝拔取力 | 第31-32页 |
| ·甘蓝根茎水分 | 第32页 |
| ·剪切强度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3 甘蓝收获机总体方案设计 | 第34-38页 |
| ·甘蓝种植模式 | 第34页 |
| ·技术要求 | 第34-35页 |
| ·整机方案设计及工作原理 | 第35-37页 |
| ·整机方案设计 | 第35页 |
| ·工作原理 | 第35-36页 |
| ·动力选择 | 第36页 |
| ·传动方案选择 | 第36页 |
| ·技术参数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双螺旋拔取输送机构的设计与优化试验研究 | 第38-61页 |
| ·拔取输送机构设计 | 第38-41页 |
| ·拔取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 ·双螺旋机构的受力研究 | 第39-41页 |
| ·双螺旋拔取输送机构的试验 | 第41-60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5 包叶去除机构的设计与优化试验研究 | 第61-82页 |
| ·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 第61-63页 |
|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61-62页 |
| ·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 ·优化试验研究 | 第63-81页 |
|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63页 |
| ·试验方法 | 第63-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6 其他关键机构设计 | 第82-92页 |
| ·曲面双圆盘导入装置 | 第82-84页 |
| ·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82-83页 |
| ·双圆盘导入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83-84页 |
| ·升降仿形装置 | 第84-85页 |
| ·犁状支撑机构 | 第85-86页 |
| ·结构设计 | 第85页 |
|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参数 | 第85-86页 |
| ·带式扶持机构 | 第86-87页 |
| ·切根装置 | 第87-88页 |
| ·提升输送装置 | 第88-89页 |
| ·传动箱设计 | 第89页 |
| ·传动系统设计 | 第89-91页 |
| ·机械传动系统 | 第89-91页 |
| ·液压传动系统 | 第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7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92-10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92-9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定义 | 第92页 |
| ·虚拟样机技术在甘蓝收获机开发中的应用 | 第92-94页 |
| ·整机的虚拟样机建模 | 第94-97页 |
| ·双圆盘导入机构建模过程 | 第94-96页 |
| ·主要机构的装配 | 第96-97页 |
| ·整机虚拟装配 | 第97页 |
| ·导入机构的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 第97-99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97-98页 |
| ·仿真分析 | 第98-99页 |
| ·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 第99-103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99-100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100页 |
| ·对机架的网格划分 | 第100-101页 |
| ·施加约束和载荷 | 第101页 |
| ·分析和结果 | 第101-102页 |
| ·结构优化 | 第102-103页 |
| ·小结 | 第103-104页 |
| 8 甘蓝收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 | 第104-110页 |
| ·样机试制 | 第104-106页 |
| ·机加件 | 第104页 |
| ·标准件 | 第104-105页 |
| ·外购件 | 第105-106页 |
| ·液压控制系统 | 第106页 |
| ·整机装配 | 第106页 |
| ·田间试验 | 第106-107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7页 |
| ·试验过程及结果 | 第107页 |
| ·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 第107-109页 |
| ·小结 | 第109-110页 |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 ·结论 | 第110-111页 |
| ·创新点 | 第111页 |
| ·展望 | 第111-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1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