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2BMFJ-3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的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1 引言第17-28页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第18-19页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第19-2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3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课题来源第24页
     ·内容与方法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预期成果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2 2BMFJ-3 型麦茬地免耕覆秸大豆精密播种机总体方案设计第28-31页
   ·黄淮海主产区大豆生产条件分析第28-29页
   ·设计原则第29页
   ·总体方案及作业原理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3 清秸覆秸装置设计第31-44页
   ·免耕播种机堵塞原因分析第31页
   ·清秸覆秸装置总体方案设计第31-32页
     ·设计原则第31页
     ·总体方案与作业原理第31-32页
   ·清秸覆秸装置关键部件设计第32-41页
     ·清秸覆秸刀齿设计第32-37页
     ·清秸覆秸刀齿总成设计第37-39页
     ·清秸覆秸刀齿总体布置第39-41页
   ·秸秆抛撒运动学分析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4 清秸覆秸装置参数优化试验第44-55页
   ·试验条件第44页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4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试验结果第4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6-52页
   ·参数优化分析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5 清秸覆秸装置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第55-60页
   ·清秸覆秸刀齿静力学分析第55-57页
     ·建立刀齿有限元模型第55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55页
     ·划分网格第55页
     ·添加约束与施加载荷第55-56页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第56-57页
   ·机架模态分析第57-58页
     ·建立机架有限元模型第57页
     ·定义材料属性第57页
     ·划分网格第57页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6 播种单元体及施肥装置设计第60-75页
   ·播种单元体总体方案设计第60页
     ·设计原则第60页
     ·设计方案第60页
   ·仿形机构设计第60-62页
     ·类型选择第61页
     ·结构与参数设计第61-62页
   ·排种器选型研究第62-69页
     ·要求及选型第62-63页
     ·排种器选型试验研究第63-69页
   ·开沟器设计第69-71页
     ·技术要求第69-70页
     ·类型选择第70页
     ·结构与参数设计第70-71页
   ·覆土镇压器的设计第71-72页
     ·技术要求与类型第71-72页
     ·结构设计与主要参数的确定第72页
   ·排肥器的技术要求及选型第72-73页
   ·小结第73-75页
7 样机试制第75-78页
   ·整机结构与技术参数第75-76页
     ·整机结构第75-76页
     ·主要技术参数第76页
   ·样机试制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8 田间作业功耗试验第78-101页
   ·试验条件第78页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78-86页
     ·测试原理第78页
     ·仪器及设备第78-86页
   ·试验方法第86-87页
     ·测试内容及方法第86-87页
     ·试验方案第87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7-99页
     ·试验结果第87-88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88-99页
   ·参数优化第99页
   ·小结第99-101页
9 田间性能试验第101-109页
   ·试验条件第101页
   ·试验材料第101页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101页
   ·试验方法第101-103页
     ·播种均匀性第101-102页
     ·种肥深度第102页
     ·机具通过性第102页
     ·土壤扰动量第102页
     ·秸秆覆盖率第102页
     ·晾籽情况第102-103页
     ·田间出苗率第10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03-108页
     ·播种均匀性与种肥深度第103-106页
     ·机具通过性、土壤扰动量及秸秆覆盖率第106-107页
     ·晾籽情况及田间出苗率第107-108页
   ·小结第108-109页
10 生产考核第109-115页
   ·试验目的第109页
   ·试验条件第109页
   ·田间生产试验测定结果第109-114页
     ·播种质量测定第109-111页
     ·生产率及可靠性测定第111页
     ·产量测定第111-114页
   ·经济效益分析第114页
   ·小结第114-115页
11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115-117页
   ·结论第115-116页
   ·创新点第116页
   ·展望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分处理对大豆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土壤水分模型构建
下一篇:甘蓝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