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土、砖、石、竹、木结构论文--土结构论文

土坯房屋基本力学和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29页
   ·土坯房屋的历史第12-13页
   ·土坯房屋的现状第13-15页
   ·土坯房屋的地震灾害第15-18页
     ·土坯房屋的地震损失第15-16页
     ·土坯房屋的地震破坏形式及原因第16-18页
   ·土坯房屋研究现状第18-27页
     ·生土土料及单坯的基本力学性能第18-21页
     ·土坯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第21-23页
     ·土坯墙体的基本抗震性能第23-26页
     ·土坯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第26-27页
   ·课题背景及本文研究工作第27-29页
     ·课题选题及意义第27-28页
     ·本文研究工作第28-29页
2 土坯的土料配比分析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第29-40页
   ·引言第29-30页
   ·土料的选择及土工试验第30-32页
     ·土料的选择第30页
     ·粒度特性试验第30-31页
     ·界限含水率试验第31页
     ·击实试验第31-32页
   ·单块土坯抗压强度试验第32-38页
     ·土坯试件的制作第32-34页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34-36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3 土坯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第40-54页
   ·引言第40-42页
   ·土坯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第42-49页
     ·试验目的第42页
     ·试验概况第42-44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土坯砌体抗剪强度试验第49-52页
     ·试验目的第49页
     ·试验概况第49-50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土坯墙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第54-75页
   ·引言第54页
   ·试验目的第54页
   ·试验概况第54-58页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54-57页
     ·加载装置及方案第57页
     ·测点布置及采集数据第57-5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8-70页
     ·破坏过程及形态第58-61页
     ·滞回与骨架曲线第61-64页
     ·承载力第64-66页
     ·延性第66-67页
     ·刚度第67-69页
     ·耗能能力第69-70页
   ·计算分析理论第70-74页
     ·承载力计算第70-72页
     ·抗震能力评估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5 土坯墙体平面内刚度的分析与计算第75-102页
   ·引言第75-76页
   ·剪力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第76-86页
     ·实体剪力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第76-77页
     ·开洞剪力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第77-86页
       ·Tri-Service Manual方法第78页
       ·Benjamin and Williams方法第78-79页
       ·Schneider and Dickey方法第79页
       ·Qamaruddin方法第79-82页
       ·Balasubramanian等方法第82-86页
   ·土坯墙体平面内刚度及特点第86-91页
     ·实体土坯墙平面内刚度及特点第86-89页
     ·开洞土坯墙平面内刚度及特点第89-91页
   ·上坯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与比较第91-101页
     ·实体土坯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第93-97页
       ·实体土坯墙平面内刚度计算的理论基础第93-95页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第95-97页
     ·开洞土坯墙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第97-101页
       ·开洞土坯墙平面内刚度计算的理论基础第97-100页
       ·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第100-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上坯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第102-125页
   ·引言第102-103页
   ·试验目的第103页
   ·试验概况第103-110页
     ·模型设计及制作第103-105页
     ·相似关系与附加质量第105-106页
     ·地震波选取第106-108页
     ·试验方案及工况第108-110页
     ·试验设备及仪器布置第110页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第110-113页
     ·不同等级地震下模型的试验现象第110-111页
     ·上坯房屋模型的破坏形态及机理第111-113页
     ·土坯房屋模型的抗震薄弱环节第11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3-121页
     ·动力特性参数第113-116页
     ·加速度反应第116-118页
     ·位移反应第118-121页
   ·土坯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21-124页
     ·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21-122页
     ·土坯房屋的特点第122页
     ·土坯房屋的抗震验算第122-123页
     ·土坯房屋的抗震设计方法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5-129页
   ·主要结论第125-127页
   ·展望第127-129页
创新点摘要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作者简介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共轴本构模型的数值应用及离心机试验研究
下一篇:变容量双级压缩热泵级间匹配耦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