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轴承滚子凸度设计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滚动体凸度设计与应用 | 第11-13页 |
·接触分析问题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轴承的力学性能 | 第13-14页 |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的凸度设计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滚动体与套圈滚道的弹性接触理论 | 第16-29页 |
·单一圆柱滚子与套圈滚道接触的弹性力学模型 | 第16-21页 |
·赫兹线接触理论基本方程 | 第16-19页 |
·圆柱滚动体有限长线接触的基本方程 | 第19-20页 |
·弹性接触问题数值求解模型 | 第20-21页 |
·弹性接触问题求解模型一维处理和计算流程 | 第21-25页 |
·滚动体修形原理与修形方式 | 第25-28页 |
·圆弧修形,圆心在中线上 | 第25-26页 |
·圆弧修形,圆心在两侧 | 第26-27页 |
·全圆弧母线滚动体 | 第27页 |
·对数母线滚动体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滚动体接触求解及对数母线优化设计 | 第29-46页 |
·算例轴承参数及凸度量计算 | 第29-31页 |
·不同修形滚动体接触求解计算 | 第31-36页 |
·切片单元数目敏感性分析 | 第31-32页 |
·与传统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 第32-34页 |
·不同修形方法计算结果 | 第34-36页 |
·滚动体接触的有限元方法计算 | 第36-41页 |
·圆柱滚子轴承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网格划分与单元尺寸选择 | 第37页 |
·接触对的建立与接触参数的选择 | 第37-39页 |
·约束与加载 | 第3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滚动体对数母线参数优化设计 | 第41-45页 |
·滚动体对数母线设计数学模型 | 第41-43页 |
·设计优化参量的选择 | 第43-44页 |
·滚动体母线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圆柱滚子母线修形轴承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6-61页 |
·不同修形方式下单个滚动体载荷-弹性趋近量函数拟合 | 第46-48页 |
·函数拟合原理与拟合函数选取 | 第46页 |
·对单个滚动体进行载荷-弹性趋近量函数拟合结果 | 第46-48页 |
·不同修形方式下单个滚动体接触刚度推导 | 第48-49页 |
·轴承整体接触载荷分布模型 | 第49-51页 |
·滚动体修形轴承载荷分布特性 | 第51-56页 |
·无游隙下滚动体修形对轴承载荷分布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正游隙下滚动体修形对轴承载荷分布影响分析 | 第53-54页 |
·负游隙下滚动体修形对轴承载荷分布影响分析 | 第54-56页 |
·滚动体修形轴承接触刚度特性 | 第56-60页 |
·不同修形方式轴承弹性位移 | 第56-57页 |
·游隙对修形轴承弹性位移影响分析 | 第57-58页 |
·修形量对轴承的刚度影响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接触求解及修形设计 | 第61-73页 |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接触计算模型 | 第62-66页 |
·倾斜状态下的滚动体变形量分析 | 第62-64页 |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的接触计算模型 | 第64-65页 |
·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计算结果 | 第65-66页 |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接触影响分析 | 第66-70页 |
·滚动体倾斜角对接触结果的影响 | 第66-68页 |
·滚动体修形方式对接触结果的影响 | 第68-69页 |
·滚动体凸度量对接触结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滚动体倾斜状态下的非对称修形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