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第12-15页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第12-13页
   ·土地、水资源污染严重第13-14页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第14-15页
2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第15-20页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则第15页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制度第15-20页
     ·耕地保护制度第16-17页
     ·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和捕捞限额和禁渔、休渔制度第17页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制度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体现第17-18页
     ·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使用制度第18-20页
3 国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第20-27页
   ·日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立法情况第20-22页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第20-21页
     ·农药管理方面的立法第21页
     ·畜禽粪便污染的防治立法第21-22页
   ·欧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立法情况第22-24页
     ·欧盟野鸟保护指令第22-23页
     ·欧共体第 92/43 号指令(“栖息地指令”)第23页
     ·欧共体第 91/676 号指令(硝酸盐指令)第23-24页
     ·农业污染防控法第24页
   ·国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4-27页
     ·日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4-25页
     ·欧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第25-27页
4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第27-34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第27-29页
     ·法律规定原则性太强,环境生态保护的实际法律措施缺乏第27页
     ·不同部门制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第27-28页
     ·作为辅助规范的具体农业生态环境标准落后,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真空地带第28-29页
   ·农业生态环境的政策性保护为主,导致政策与法律博弈中的法律的失败第29-30页
     ·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多通过政策性文件体现第29页
     ·政策在处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第29-30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体制存在很大缺陷第30-31页
     ·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缺乏法定性第30页
     ·农业生态环境执法缺乏程序的控制和保障第30-31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和不足第31-32页
     ·禁止性规定较多,鼓励性规定较少,缺乏激励机制第31-32页
     ·重视政府的作用,忽略了农民自身的力量第32页
     ·法律责任规定不全,且惩罚性不够第32页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错位,保护意识不强第32-34页
5 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措施第34-41页
   ·建立统一的法律“生态中心主义”原则,指导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立法与适用第34-35页
   ·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第35-37页
     ·制定全国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及其配套的单行法第35页
     ·协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权责利划分第35-36页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第36-37页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执法体制,并为环境执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第37-38页
     ·规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主体职能第37页
     ·规范执法者执法程序、权利救济程序及公众监督程序第37-38页
   ·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保证政策规范与法律规范的有机结合第38-39页
     ·将能够适应现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规范法制化第38页
     ·在法律的指导下,制定和发布相关的政策第38-39页
     ·要依法实施财政、贷款、税收、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第39页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第39-41页
     ·建立绿色农业补贴体系,全方位治理农业污染第39-40页
     ·要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环保推进作用第40页
     ·推行分区域管理的制度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噪声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综合承灾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