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食品安全”问题的涵义 | 第10-11页 |
·食品安全特性与管理政策的选择 | 第11页 |
·目前国际通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 第11-13页 |
·法律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研究 | 第13-14页 |
·食品安全标准 | 第14-15页 |
·食品安全管理模式 | 第15-16页 |
·食品安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肉制品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18页 |
·肉制品质量形成规律 | 第18-23页 |
·一般产品质量螺旋曲线 | 第18页 |
·肉制品质量形成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肉制品分类及生产加工流程 | 第19-23页 |
·肉制品监管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 第23-24页 |
·肉制品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4-25页 |
3 我国肉制品消费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 第25-30页 |
·我国肉制品消费情况 | 第25页 |
·我国肉制品消费总量与人均消费水平 | 第25页 |
·我国肉制品消费特点 | 第25页 |
·肉制品消费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 第25-30页 |
·使用过多的非食用物质 | 第25-26页 |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 | 第26-27页 |
·部分肉制品掺假 | 第27-28页 |
·少数肉制品以假冒充 | 第28页 |
·用病死肉加工肉制品 | 第28页 |
·影响肉制品质量安全各环节因素的调研结果 | 第28-30页 |
4 我国肉制品的监管模式与相关技术 | 第30-38页 |
·我国的肉制品质量监管模式 | 第30-31页 |
·我国肉制品监管模式的发展 | 第30页 |
·当今我国肉制品监管模式 | 第30-31页 |
·我国肉制品监管模式的优点 | 第31-32页 |
·我国肉制品监管模式存在的缺陷 | 第32-34页 |
·道德、责任的缺失 | 第32-33页 |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 第33-34页 |
·分环节监管会产生弊病 | 第34页 |
·我国肉质品监管技术存在问题 | 第34-38页 |
·肉制品质量安全标准相对滞后 | 第34-35页 |
·肉制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使用现状 | 第35页 |
·肉制品安全监测和检测技术应用现状 | 第35-36页 |
·肉制品安全溯源与跟踪技术使用现状 | 第36-38页 |
5 肉制品监管模式和控制技术改进方向 | 第38-46页 |
·我国肉制品监管模式的改进 | 第38-41页 |
·树立道德和责任意识 | 第38-39页 |
·健全肉制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40页 |
·肉制品监管措施的改进方向 | 第40-41页 |
·我国肉制品监管技术的改进 | 第41-46页 |
·肉制品标准的改进方向 | 第41-42页 |
·肉制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改进方向 | 第42-43页 |
·肉制品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的改进方向 | 第43页 |
·肉制品安全溯源技术的改进方向 | 第43-44页 |
·引进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分析方法 | 第44-46页 |
6 HACCP体系在肉制品质量监管中的应用—以火腿肠为例 | 第46-57页 |
·HACCP在火腿肠生产中的运用 | 第46-56页 |
·HACCP对肉制品全过程监管与控制的借鉴作用 | 第56-57页 |
7 总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