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6页 |
·鸟击信息收集 | 第12-13页 |
·国外鸟击信息收集 | 第12页 |
·国内鸟击信息收集 | 第12-13页 |
·鸟类群落生态学研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机场鸟情调查 | 第14-17页 |
·国外机场鸟情调查 | 第15-16页 |
·国内机场鸟情调查 | 第16-17页 |
·机场鸟击防范措施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国外机场鸟击防范措施 | 第17-21页 |
·国内机场鸟击防范措施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2 研究地点 | 第26-30页 |
·自然概况 | 第27-28页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地质、地貌 | 第27页 |
·气候 | 第27-28页 |
·植被 | 第28页 |
·鸟击概况 | 第28页 |
·鸟击防范工作概况 | 第28-30页 |
·原有鸟击防范措施与经验 | 第28-29页 |
·原有鸟击防范措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9-3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生态环境调查方法 | 第30页 |
·鸟情调查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鸟类生境类型划分 | 第30页 |
·机场净空区鸟类调查样带(方)设置 | 第30-32页 |
·调查方法 | 第32页 |
·统计方法 | 第32-35页 |
·鸟击事件调查方法 | 第35页 |
·公众意识调查方法 | 第35-37页 |
·鸟击防范效果评估方法 | 第37-38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79页 |
·生态环境 | 第38-44页 |
·植被 | 第38-41页 |
·动物 | 第41-43页 |
·社区生态环境 | 第43-44页 |
·鸟情 | 第44-69页 |
·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 第44-52页 |
·鸟类分布及活动规律 | 第52-65页 |
·鸟击风险等级 | 第65-69页 |
·鸟击事件发生特点 | 第69-73页 |
·鸟击发生季节特点 | 第69页 |
·鸟击发生时间特点 | 第69-71页 |
·鸟击发生高度特点 | 第71页 |
·鸟击造成飞机损伤程度特点 | 第71-73页 |
·公众意识 | 第73-74页 |
·公众鸟类保护意识 | 第73页 |
·公众鸟击防范意识 | 第73-74页 |
·鸟击防范措施改革与效果 | 第74-79页 |
·鸟击防范措施改革 | 第74-77页 |
·鸟击防范效果评估 | 第77-79页 |
5 进一步鸟击防范措施建议 | 第79-81页 |
·鸟击短期防范措施 | 第79页 |
·紧快更新驱鸟设备 | 第79页 |
·更换化学忌避剂 | 第79页 |
·鸟击长期防范措施 | 第79-81页 |
·试验高草政策 | 第79页 |
·改造机场草坪 | 第79-80页 |
·实施严格的鸟类食性调查 | 第80页 |
·激励公众参与鸟击防范 | 第80页 |
·继续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 第80页 |
·继续对机场净空区鸟情进行调查监控 | 第80-81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81-85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鸟类资源丰富 | 第81页 |
·区系特征明显 | 第81页 |
·珍稀保护鸟类众多 | 第81-82页 |
·农田成为最重要的鸟类生境 | 第82页 |
·鸟类生境相似程度高 | 第82页 |
·鸟类活动高峰期明显 | 第82页 |
·气象因素影响鸟类活动规律 | 第82页 |
·危险鸟类多 | 第82-83页 |
·鸟击事件发生季节特点明显 | 第83页 |
·鸟击防范意识宣传力度小 | 第83页 |
·鸟击防范措施改革初见成效 | 第83页 |
·讨论 | 第83-85页 |
·机场地区鸟类区系的自然变化 | 第83-84页 |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类群落与周边地区鸟类群落结构的比较 | 第84-85页 |
7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100页 |
附录A: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击防范与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 第100-102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