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失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选题的目的第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析第12-17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论文基本观点与创新点第17-18页
     ·基本观点第17页
     ·创新点第17-18页
   ·论文研究视角及方法第18-19页
     ·文献分析法第18页
     ·系统论研究法第18页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第18-19页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9-2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阐释第19-21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第19页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阐释第19-21页
   ·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应用第21-24页
     ·主体性教育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主体性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22-23页
     ·主体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第23-24页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第24-30页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失的表现第24-25页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被动化第24页
     ·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动机功利化第24-25页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态度消极化第25页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第25-30页
     ·教育主体层面第25-28页
     ·教育客体层面第28页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28-29页
     ·家庭伦理教育的影响第29页
     ·网络与媒体的不良影响第29-30页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提升的原则第30-33页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30页
   ·政治性的原则第30-31页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31页
   ·主体与主导相结合的原则第31页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第31-33页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建设的途径第33-44页
   ·积极树立正确的主体性教育观念第33-36页
     ·结合实际,更新教育理念第33页
     ·积极引导个人价值的实现第33页
     ·努力提高客体的主体性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第33-36页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第36-40页
     ·教学目标上,由注重专业成绩向培养客体综合素质转变第36页
     ·教学模式上,由“教师权威型”向“学生民主型”转变第36-37页
     ·教学方式上,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实处第37-40页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建设第40-42页
     ·提高教育者队伍的综合素质第40页
     ·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评价观第40-41页
     ·努力做好特殊性客体的主体性培养工作第41-42页
   ·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第42-44页
     ·家庭环境的营造第42页
     ·学校环境的营造第42页
     ·社会实践环境的营造第42-43页
     ·网络、媒介环境的营造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