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9页 |
·海南省瓜菜产业现状 | 第11页 |
·瓜菜主要病害 | 第11-19页 |
·瓜类作物主要病害 | 第12-15页 |
·枯萎病 | 第12页 |
·霜霉病 | 第12-13页 |
·白粉病 | 第13页 |
·靶斑病 | 第13页 |
·根腐病 | 第13-14页 |
·蔓枯病 | 第14页 |
·细菌性果斑病 | 第14页 |
·细菌性角斑病 | 第14-15页 |
·病毒病 | 第15页 |
·线虫 | 第15页 |
·豆类蔬菜主要病害 | 第15-17页 |
·锈病 | 第15-16页 |
·白粉病 | 第16页 |
·煤霉病 | 第16-17页 |
·茄果类蔬菜主要病害 | 第17-18页 |
·疫病 | 第17页 |
·炭疽病 | 第17页 |
·灰霉病 | 第17-18页 |
·疮痂病 | 第18页 |
·青枯病 | 第18页 |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 | 第18-19页 |
·三亚市设施瓜菜栽培的地位和作用 | 第19-20页 |
·设施瓜菜病害发生特点 | 第20-21页 |
·设施甜瓜、豇豆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发生与蔓延 | 第21页 |
·危害症状 | 第21-22页 |
·病原菌 | 第22页 |
·流行规律 | 第22-23页 |
·防治措施 | 第23-24页 |
·豇豆轮纹病 | 第24-26页 |
·发生与危害 | 第24-25页 |
·危害症状 | 第25页 |
·病原菌 | 第25页 |
·流行规律 | 第25-26页 |
·防治方法 | 第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2页 |
·供试品种(种质) | 第29-30页 |
·培养基与试剂 | 第30页 |
·供试药剂 | 第30-31页 |
·主要设备与仪器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9页 |
·三亚市设施瓜菜主要病害调查 | 第32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及其控制基础研究 | 第32-36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田间为害症状及其病情调查 | 第32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 第32-33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第33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鉴定 | 第33-34页 |
·不同甜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评价 | 第34-35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 第35-36页 |
·豇豆轮纹病 | 第36-39页 |
·豇豆轮纹病为害症状及其病情调查 | 第36页 |
·豇豆轮纹病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 第36页 |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 | 第36-37页 |
·不同豇豆品种对轮纹病的抗病性评价 | 第37-38页 |
·豆轮纹病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3页 |
·三亚市设施瓜菜主要病害基本疫情 | 第39-41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及其控制基础研究 | 第41-48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田间症状与为害 | 第41-42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第42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鉴定 | 第42-43页 |
·形态特征 | 第42-43页 |
·生理生化特性 | 第43页 |
·16S rDNA序列 | 第43页 |
·不同甜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水平 | 第43-45页 |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 第45-47页 |
·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 第45-46页 |
·药剂处理甜瓜种子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 | 第46页 |
·药剂处理对甜瓜种子生长和代谢影响 | 第46-47页 |
·种子处理剂的应用示范 | 第47-48页 |
·豇豆轮纹病及其控制基础研究 | 第48-53页 |
·豇豆轮纹病田间症状与为害 | 第48页 |
·豇豆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 第48-49页 |
·豇豆轮纹病病原鉴定 | 第49-50页 |
·形态特征 | 第49-50页 |
·rDNA-ITS序列 | 第50页 |
·不同豇豆品种(系)对轮纹病的抗病性水平 | 第50-52页 |
·豇豆轮纹病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 第52-53页 |
4 讨论 | 第53-56页 |
·三亚市设施瓜菜主要病害基本疫情 | 第53页 |
·种子处理是目前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有效途径 | 第53-55页 |
·由多主棒孢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问题已成为一大难点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8页 |
附图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