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国际航空旅客运输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第11-17页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第11-13页
  一、 精神损害的概念第11-12页
  二、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的法理基础第12-13页
 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13-17页
  一、 华沙体系第13-14页
  二、 《蒙特利尔公约》第14-15页
  三、 法律适用分析第15-17页
第二章 侵权精神损害在航空法中的适用第17-23页
 第一节 国际航空法中的“事故”(ACCIDENT)第17-18页
 第二节 国际航空法中事故发生的地点第18-19页
 第三节 “身体上的损害”第19-23页
  一、 纯粹的精神损害第19-20页
  二、 由身体损伤引起的精神损害第20-21页
  三、 精神损害并伴随有身体损害第21-23页
第三章 航空法中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23-31页
 第一节 各国的立法与实践第23-26页
  一、 大陆法系第23-24页
  二、 英美法系第24-25页
  三、 国际统一立法第25-26页
 第二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法律观念差异的来源及问题第26-28页
  一、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新发展在航空法中不能适用的原因第26-27页
  二、 在实践中造成的困扰第27-28页
 第三节 航班延误精神损害赔偿第28-31页
  一、 航班延误之后承运人的责任第28-29页
  二、 延误所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第29-31页
第四章 对中国完善相关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1-38页
 第一节 我国的现行立法第31-33页
  一、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第31-32页
  二、 我国民航领域的相关立法及问题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民航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第33-34页
 第三节 对我国的立法建议及其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第四节 界定“事故”的范围第35页
 第五节 明确承运人的责任期间第35-36页
 第六节 建立多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36-38页
  一、 明确“人身损害”一词的法律涵义第36-37页
  二、 航班延误的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建议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精神损害赔偿与交强险的价值取向
下一篇: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制度责任主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