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1.马克思正义问题的开端——由伍德与胡萨米的争论谈起 | 第16-28页 |
·争论之一:马克思基于何种正义观 | 第17-21页 |
·争论之二:马克思是否批评资本主义剥削为不正义 | 第21-25页 |
·对伍德与胡萨米争论的评价与反思 | 第25-28页 |
2.马克思正义观的思想背景 | 第28-36页 |
·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内在正义观 | 第28-31页 |
·以休谟为代表的功利正义观 | 第31-33页 |
·以霍布斯、卢梭为代表的自由平等正义观 | 第33-36页 |
3.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发展 | 第36-59页 |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分期 | 第36-37页 |
·博士论文至《莱茵报》阶段:对伦理正义观的沿袭与反思 | 第37-43页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至《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对法权正义观的批判 | 第43-53页 |
·《德意志意识形态》至《资本论》阶段:以历史唯物主义方式对法权正义观的解构 | 第53-59页 |
4.当代西方正义思想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回应——以罗尔斯为例 | 第59-65页 |
·罗尔斯正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59-60页 |
·罗尔斯对马克思利己主义批判的评价与回应 | 第60-62页 |
·罗尔斯对马克思私有财产观念的回应与反驳 | 第62-65页 |
5.马克思的法权正义批判对当代中国建构社会正义的启示 | 第65-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