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残者作业能力数字化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7页 |
|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第10-12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24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 ·文章结构 | 第25-27页 |
| 2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概念模型及指标域 | 第27-36页 |
| ·肢残者作业能力与作业残疾度 | 第27-28页 |
| ·作业残疾度的概念模型 | 第28-29页 |
|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指标域 | 第29-33页 |
|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指标评价方法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3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分解 | 第36-49页 |
|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分解模型 | 第36-37页 |
| ·残疾人动作分析 | 第37-40页 |
| ·基于关键动素的作业残疾度测算 | 第40-46页 |
| ·实例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肢残者作业建模与仿真 | 第49-74页 |
| ·肢残者人因仿真技术 | 第49-50页 |
|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关键动素仿真 | 第50-53页 |
| ·肢残者人体建模 | 第53-63页 |
| ·基于功能约束的运动姿态仿真 | 第63-69页 |
| ·实例:肢残者爬梯运动仿真 | 第69-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5 实验设计 | 第74-83页 |
| ·实验变量 | 第75-76页 |
| ·实验对象 | 第76-77页 |
| ·实验设备及材料 | 第77-82页 |
| ·实验过程 | 第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第83-106页 |
| ·手脚力量分析 | 第83-90页 |
| ·身体关节运动参数分析 | 第90-95页 |
| ·肌电信号分析 | 第95-101页 |
| ·肢残者爬梯生物力学模型 | 第101-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7 基于作业仿真的肢残者作业残疾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 第106-114页 |
| ·肢残者作业残疾度数字化评价 | 第106-109页 |
| ·基于作业仿真的肢残者爬梯作业残疾度的评价 | 第109-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 ·总结 | 第114-115页 |
| ·创新点 | 第115页 |
| ·展望 | 第115-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5页 |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5-126页 |
| 附录 2 残疾人作业调查现场 | 第126-129页 |
| 附录 3 作业能力指标调查问卷及分析结果 | 第129-138页 |
| 附录 4 中国人体各部分尺寸与身高的比例关系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