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泉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10页 |
·旅游者的要求 | 第10页 |
·时代的呼唤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有利于转变旅游发展方式 | 第11页 |
·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 第11-12页 |
·有利于优化景区及居民生活环境 | 第12页 |
·有利于更新旅游观念 | 第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综述 | 第14-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9页 |
·低碳经济 | 第14-16页 |
·低碳旅游 | 第16-17页 |
·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关系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6页 |
·国外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国内低碳旅游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第3章 泉州市旅游发展分析 | 第26-32页 |
·泉州市旅游资源现状 | 第26页 |
·泉州市旅游发展优势及方向 | 第26-28页 |
·泉州市旅游发展“五海模式” | 第28-29页 |
·以海丝文化为龙头品牌 | 第28页 |
·以海湾城市为地域载体 | 第28页 |
·以海外侨胞故乡为独特优势 | 第28页 |
·以海峡交流为媒介 | 第28-29页 |
·以“商海精神”为经济活力 | 第29页 |
·泉州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入境旅游发展趋缓 | 第29页 |
·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 第29页 |
·旅游企业弱小散差 | 第29-30页 |
·旅游重点项目进展缓慢 | 第30页 |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适应发展 | 第30页 |
·旅游产业信息化程度低 | 第30-31页 |
·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 第31-32页 |
第4章 泉州市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2-38页 |
·我国低碳旅游发展的挑战 | 第32-33页 |
·旅游业面临节能减排的重任 | 第32页 |
·旅游企业资源能源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 第32页 |
·公众的环保意识较弱 | 第32-33页 |
·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对碳汇地破坏较大 | 第33页 |
·泉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泉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 | 第33页 |
·泉州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 第33-34页 |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 | 第34页 |
·响应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最佳手段 | 第34-35页 |
·泉州发展低碳旅游的可行性 | 第35-38页 |
·旅游业资源消耗低,是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 | 第35页 |
·低碳旅游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 第35-36页 |
·通过发展低碳旅游业可实现对其他产业的良性替代 | 第36页 |
·旅游业有助于推动低碳理念的传播 | 第36-38页 |
第5章 泉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战略对策 | 第38-50页 |
·政府方面 | 第38-39页 |
·设立低碳旅游标准 | 第38页 |
·资金和政策支持 | 第38-39页 |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低碳旅游 | 第39页 |
·开展国际合作 | 第39页 |
·旅游企业方面 | 第39-46页 |
·旅行社 | 第39-42页 |
·旅游景区 | 第42-44页 |
·旅游交通 | 第44-45页 |
·旅游酒店 | 第45-46页 |
·公众方面 | 第46-47页 |
·旅游产品方面 | 第47-50页 |
·开发低碳旅游产品 | 第47-48页 |
·开发低碳旅游景点和低碳线路 | 第48页 |
·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