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绪论第11-16页
 一、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第12-13页
 三、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3-16页
第一章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研究的基础理论第16-35页
 第一节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概念界定第16-20页
  一、 区域城市空间第16-20页
  二、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第20页
 第二节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第20-27页
  一、 区域空间发展阶段理论第20-22页
  二、 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理论第22-25页
  三、 区域空间发展调控理论第25-27页
 第三节 区域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第27-35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第27-30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30-33页
  三、 研究总结与论文选题第33-35页
第二章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分析框架第35-51页
 第一节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第35-41页
  一、 区域城市空间要素的演变第35-36页
  二、 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第36-38页
  三、 区域城市空间功能的演进第38-41页
 第二节 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机制第41-51页
  一、 自然条件与地理区位的影响第41-43页
  二、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机制第43-44页
  三、 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驱动第44-46页
  四、 交通与信息技术进步的支撑第46-48页
  五、 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的推动第48-51页
第三章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与现状第51-78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的演变过程第51-62页
  一、 自然经济主导与萌芽孕育阶段第51-54页
  二、 近代工业发展与初步形成阶段第54-57页
  三、 计划经济布局与平稳推进阶段第57-59页
  四、 市场经济确立与迅速变化阶段第59-62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第62-78页
  一、 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增长极第62-65页
  二、 地级中心城市功能亟待强化第65-67页
  三、 县级城市节点发展水平低下第67-68页
  四、 城市节点职能同构问题突出第68-70页
  五、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进展缓慢第70-71页
  六、 区域城市空间外向功能薄弱第71-73页
  七、 城市空间通道要素发展滞后第73-74页
  八、 城市区域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第74-78页
第四章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第78-94页
 第一节 不同尺度区域分工与合作发展的推动第78-82页
  一、 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格局的转变第78-79页
  二、 东北亚中心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第79-81页
  三、 国内相关区域空间发展的扰动第81-82页
 第二节 区域地位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第82-85页
  一、 经济总量增长与区域地位提升第82-84页
  二、 偏重资源型产业转型不断推进第84-85页
 第三节 重大交通通道设施布局与建设的促动第85-87页
  一、 区域综合通道体系的逐步形成第85-86页
  二、 近域城市间高速铁路交通的发展第86-87页
 第四节 政府发展战略与制度政策调整的引导第87-90页
  一、 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第87-88页
  二、 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思路的调整第88-89页
  三、 区域空间发展调节机制的完善第89-90页
 第五节 区域空间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影响第90-94页
  一、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建设指引第90-91页
  二、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引导第91-92页
  三、 区域内局部地域规划的推动作用第92-94页
第五章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总体格局第94-107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趋势判断第94-96页
  一、 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外向化第94-95页
  二、 城市空间载体功能逐步强化第95页
  三、 城市空间整体格局的生态化第95页
  四、 城市节点空间联系的网络化第95-96页
  五、 城市区域空间发展的整合化第96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目标导向第96-98页
  一、 对接全球经济网络与发挥地缘优势第96-97页
  二、 促进增长方式转型与经济总量扩张第97页
  三、 推动区域统筹协调与城乡一体发展第97页
  四、 保障区域产业布局协调与生态安全第97-98页
 第三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格局框架第98-107页
  一、 四个核心大都市区第98页
  二、 三大城市群体地域第98-99页
  三、 四级城市节点体系第99-101页
  四、 多个区域增长极核第101-103页
  五、 六条城市集聚主轴第103-107页
第六章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路径对策第107-123页
 第一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第107-120页
  一、 地区四大中心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第107-108页
  二、 城市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第108-110页
  三、 资源型地域的城市布局与职能调整第110-111页
  四、 边境口岸城市职能优化与地缘整合第111-112页
  五、 各生态分区城市化发展的有序推进第112-113页
  六、 区域城市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第113-115页
  七、 都市区功能优化与空间格局的重组第115-118页
  八、 城市群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的优化第118-120页
 第二节 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保障对策第120-123页
  一、 组建多级的区域城市空间协调机构第120-121页
  二、 形成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规划体系第121页
  三、 强化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法律政策第121-122页
  四、 促进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制度创新第122-123页
结论与讨论第123-126页
 一、 研究的基本结论第123-124页
 二、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24-125页
 三、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3页
后记第133-13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替莫唑胺化疗联合PD1抗体免疫治疗小鼠原位胶质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中、美、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