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位移型阻尼器发展历程 | 第9-11页 |
·软钢阻尼器 | 第9页 |
·防屈曲支撑阻尼器 | 第9-10页 |
·摩擦阻尼器 | 第10-11页 |
·新型阻尼器研究的方向 | 第11-12页 |
·摩擦阻尼器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摩擦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PALL系列摩擦阻尼器 | 第13-14页 |
·、EDR系列摩擦阻尼器 | 第14-15页 |
·、摩擦阻尼器的新发展 | 第15-18页 |
·、半主动摩擦阻尼器的研究 | 第18-19页 |
·结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新型变摩擦阻尼器的研制 | 第20-36页 |
·半主动控制可变摩擦阻尼器VFD | 第20页 |
·VFD构成 | 第20-21页 |
·VFD区别于其他阻尼器的主要特征 | 第21-22页 |
·各种VFD设计图 | 第22-36页 |
·平板式变摩擦阻尼器 | 第22-25页 |
·摩擦铰式变摩擦阻尼器 | 第25-29页 |
·套筒式变摩擦阻尼器 | 第29-32页 |
·剪切型变摩擦阻尼器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变摩擦阻尼器(VFD)工作原理及滞回性能研究 | 第36-47页 |
·弹簧-坡面机构工作原理 | 第36-39页 |
·复合弹簧-坡面机构 | 第39-41页 |
·复合弹簧-坡面机构工作过程 | 第41-42页 |
·变摩擦阻尼器刚度公式 | 第42-45页 |
·滞回曲线形成示意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变摩擦阻尼器实验 | 第47-56页 |
·平板式变摩擦阻尼器试件参数及实验装置 | 第47-48页 |
·变摩擦阻尼器实验数据 | 第48-54页 |
·实验现象及可能的原因 | 第54-55页 |
·实验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三角形滞回系统自由振动研究 | 第56-60页 |
·理想的三角形滞回曲线 | 第56页 |
·自由振动解析解 | 第56-57页 |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 | 第57-59页 |
·系统的等效周期 | 第59页 |
·自然对数衰减率 | 第59页 |
·等效阻尼比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几种滞回曲线单元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 第60-73页 |
·虚拟荷载法 | 第60-62页 |
·滞回曲线中可能存在的几种拐点 | 第62-64页 |
1. 零速度拐点 | 第62-63页 |
2. 确定位置拐点 | 第63-64页 |
3. 过渡-卸载拐点 | 第64页 |
·矩形滞回曲线描述 | 第64-66页 |
·三角形滞回曲线描述 | 第66-69页 |
·狗骨形滞回曲线描述 | 第69-73页 |
第七章 参数研究 | 第73-83页 |
·三角形滞回单元 | 第73-77页 |
·狗骨形滞回单元 | 第77-79页 |
·矩形部分各参数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 第77-78页 |
·坡面比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 | 第78-79页 |
·矩形滞回单元与狗骨形滞回单元的减震性能对比 | 第79-8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总结 | 第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双线性滞回单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源代码 | 第89-94页 |
三角形滞回单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源代码 | 第94-99页 |
狗骨形滞回单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源代码 | 第99-107页 |
专利中请受理函 | 第107-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