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土壤Nmin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基于士壤Nmin的施肥推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植株硝酸盐诊断技术 | 第15页 |
·叶绿素仪诊断技术 | 第15-16页 |
·遥感技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试验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31页 |
·利用植株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冬小麦氮肥高效管理试验 | 第21-26页 |
·利用“开窗技术”评价农民习惯施肥合理性试验 | 第26-31页 |
·样品测定方法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供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第32-44页 |
·利用植株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冬小麦氮肥高效管理试验 | 第32-39页 |
·供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 第32页 |
·供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生长期供氮量与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回归分析 | 第34-39页 |
·生长期全部供氮量 | 第34-36页 |
·返青后供氮量 | 第36-38页 |
·扬花期供氮量 | 第38-39页 |
·利用“开窗技术”评价农民习惯施肥合理性试验 | 第39-44页 |
·供氮量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 | 第39-42页 |
·子粒产量 | 第39-41页 |
·秸秆及地上部生物量 | 第41-42页 |
·供氮量与小麦收获物含氮量的相关关系 | 第42页 |
·子粒含氮量 | 第42页 |
·秸秆含氮量 | 第42页 |
·供氮量与地上部生物氮量的相关关系 | 第42-44页 |
第五章 供氮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营养指标的影响 | 第44-55页 |
·不同供氮量处理土壤Nmin的变化 | 第44-46页 |
·利用植株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冬小麦氮肥高效管理试验 | 第44-45页 |
·利用“开窗技术”评价农民习惯施肥合理性试验 | 第45-46页 |
·供氮量对冬小麦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的影响 | 第46-49页 |
·植株全氮含量 | 第46-47页 |
·茎基部硝酸盐含量 | 第47-48页 |
·叶片SPAD值 | 第48-49页 |
·植株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49-52页 |
·植株全氮含量和茎基部硝酸盐含量相关关系 | 第49-50页 |
·植株全氮含量和叶片SPAD值的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植株茎基部硝酸盐含量与叶片SPAD值相关关系 | 第51-52页 |
·供氮量与植株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5页 |
·供氮量与植株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关系 | 第52-53页 |
·土壤Nmin与植株氮素营养指标的相关关系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冬小麦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与其产量及氮素吸收量的相关分析 | 第55-62页 |
·植株氮素营养指标和氮肥追施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相关分析 | 第55-56页 |
·植株氮素营养指标和氮肥追施量对小麦子粒含氮量影响的相关分析 | 第56页 |
·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56-59页 |
·植株全氮含量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 | 第57页 |
·植株茎基部硝酸盐含量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 | 第57-58页 |
·叶片SPAD值与冬小麦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与冬小麦子粒含氮量的相关分析 | 第59-62页 |
·植株全氮含量与冬小麦子粒含氮量的相关关系 | 第59-60页 |
·植株茎基部硝酸盐含量与冬小麦子粒含氮量的相关关系 | 第60-61页 |
·叶片SPAD值与冬小麦子粒含氮量的相关关系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氮肥利用效率及表观平衡 | 第62-65页 |
·氮肥利用效率 | 第62-63页 |
·氮素表观平衡 | 第63-6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附件:冬小麦生育期及其代码列表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