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一、引言 | 第10页 |
二、研究概述 | 第10-16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3、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文献法 | 第12页 |
·调查问卷法 | 第12-16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1、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跨文化传播理论概述 | 第16页 |
·跨文化传播理论定义与发展历程 | 第16-18页 |
2、第三方文化理论综述 | 第18-23页 |
·第三方文化建设(Third Culture Building 下文将简写为 TCB )框架 | 第19-21页 |
·第三方文化构建的八大特质 | 第21-23页 |
3、城市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第23-27页 |
·相关文献整理 | 第23-24页 |
·城市传播的定义 | 第24页 |
·城市传播的概念延伸 | 第24-25页 |
·城市传播的业务研究 | 第25-27页 |
四、上海跨文化城市传播现状与目标 | 第27-36页 |
1、上海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努力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上海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努力 | 第27-30页 |
·上海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2、上海跨文化城市传播目标与定位 | 第34-36页 |
·上海跨文化城市传播目标 | 第34页 |
·上海城市形象的定位 | 第34-36页 |
五、基于第三方文化理论的上海跨文化城市传播策略 | 第36-54页 |
1 基于人类社会生活文明的文化传播策略 | 第37-39页 |
2 基于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城市形象广告策略 | 第39-42页 |
3 基于人类共同物质文明的城市基础设施策略 | 第42-44页 |
4 基于人类共同发展追求的和谐经济环境策略 | 第44-47页 |
5 基于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事件传播策略 | 第47-49页 |
6 基于人类共同感知的实地传播策略 | 第49-54页 |
六、上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评估体系构建 | 第54-57页 |
1 理论依据: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 第54-55页 |
2 评估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 | 第55-56页 |
3 评估体系的构成 | 第56-57页 |
4 评估体系中评估指标和样本来源选取依据及操作 | 第57页 |
七、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