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铝合金电子束扫描表面处理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课题背景第9-10页
   ·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外电子束表面强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2-14页
   ·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物理基础及分类第14-15页
     ·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的物理基础第14页
     ·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的类型第14-15页
   ·课题的来源第15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试验设备与研究方法第18-24页
   ·试验材料第18-19页
     ·基体材料第18页
     ·纳米粉材料第18-19页
   ·电子束设备与扫描方式第19-21页
     ·电子束焊机的性能参数与工作原理第19-21页
     ·扫描方式第21页
   ·强化层试样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组织和性能测试方法第22-23页
     ·显微硬度的测定第22页
     ·显微形貌的观测和成分分析第22页
     ·组织结构分析第22页
     ·耐磨性的测定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铝合金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第24-38页
   ·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的选择第24-26页
     ·试验方法与试验步骤第24-25页
     ·参数选择第25-26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26-30页
     ·组织特征分析第27-28页
     ·显微硬度的测试第28-30页
     ·耐磨性测试第30页
   ·电子束扫描参数对铝合金组织形貌的影响第30-35页
     ·电子束功率密度的影响第31-32页
     ·下束时间的影响第32-34页
     ·扫描频率的影响第34-35页
   ·缺陷分析第35-37页
     ·裂纹形成原因第35-36页
     ·气孔的形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铝合金电子束扫描表面纳米合金化第38-52页
   ·试验方法及参数选择第38-41页
     ·纳米合金化第38-39页
     ·试验方法与试验步骤第39-40页
     ·分析与测试方法第40页
     ·工艺参数的选择第40-41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41-44页
     ·组织特征分析第41-42页
     ·显微硬度的测试第42-43页
     ·耐磨性分析第43-44页
   ·纳米Fe 粉含量对合金化试验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44-48页
     ·铁粉含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第44-45页
     ·铁粉含量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45-47页
     ·铁粉含量对耐磨性的影响第47-48页
   ·铝合金表面熔凝处理与合金化试验结果比较第48-51页
     ·金相组织的比较第48-49页
     ·显微硬度的比较第49-50页
     ·耐磨性的比较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铝合金电子束扫描表面纳米陶瓷化第52-62页
   ·试验材料及工艺参数的选择第52-55页
     ·试验方法与试验步骤第52-54页
     ·分析与测试方法第54页
     ·工艺参数的选择第54-55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5-58页
     ·组织特征分析第55-56页
     ·显微硬度分析第56-57页
     ·耐磨性分析第57-58页
   ·铝合金表面熔凝处理与合金化、陶瓷化试验结果比较第58-61页
     ·金相组织的比较第58-59页
     ·显微硬度的比较第59-60页
     ·耐磨性的比较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5页
   ·全文总结第62-63页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7055铝合金局部腐蚀后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及复合抗菌膜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