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控电极力的双相钢胶焊熔核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来源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双相钢胶焊熔核质量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双相钢点焊熔核质量 | 第17-19页 |
·胶焊熔核质量 | 第19-21页 |
·电极力对熔核质量的影响 | 第21-23页 |
·熔核质量的监控 | 第23-24页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4-2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双相钢胶焊熔核质量试验研究 | 第29-49页 |
·引言 | 第29页 |
·胶焊工艺 | 第29-34页 |
·双相钢组织特点 | 第29-30页 |
·韧性胶特点 | 第30-31页 |
·试验系统 | 第31-34页 |
·工艺过程 | 第34页 |
·胶焊熔核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分析 | 第34-46页 |
·力学性能 | 第37-42页 |
·熔核区微观组织 | 第42-44页 |
·熔核区硬度 | 第44-45页 |
·可焊性窗口 | 第45-46页 |
·胶焊熔核质量问题描述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电极力对胶焊熔核形成过程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49-73页 |
·引言 | 第49页 |
·电极力对双相钢胶焊工艺过程的影响 | 第49-51页 |
·通电阶段电极力对液态熔核形成过程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51-63页 |
·通电阶段电极力平衡方程 | 第51-54页 |
·胶层内部黏附力分析 | 第54-56页 |
·液态熔核内部压力分析 | 第56-63页 |
·用于液态熔核内部压力计算的熔核区域温度场预测 | 第63-71页 |
·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64-70页 |
·熔核区域平均温度和内部压力计算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基于动态电阻的胶焊熔核形成规律研究 | 第73-91页 |
·引言 | 第73页 |
·预压阶段电极力对钢板之间接触状态的影响 | 第73-81页 |
·电极力对预压后胶层分布的影响 | 第73-75页 |
·电极力对钢板之间接触电阻的影响 | 第75-81页 |
·通电阶段电极之间动态电阻变化规律分析 | 第81-88页 |
·基于动态电阻的胶焊熔核形成规律分析 | 第82-85页 |
·胶焊与点焊的动态电阻对比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第五章 面向胶焊熔核质量控制的可控电极力策略建立 | 第91-109页 |
·引言 | 第91页 |
·临界电极力计算 | 第91-98页 |
·计算方案 | 第91-93页 |
·焊接工艺参数对临界电极力的影响 | 第93-98页 |
·可控电极力策略建立 | 第98-105页 |
·调整次数确定 | 第98-99页 |
·调整时刻及幅值确定 | 第99-105页 |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05-108页 |
·熔核尺寸 | 第105-106页 |
·动态电阻 | 第106-107页 |
·可焊性窗口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3页 |
·全文工作内容的总结 | 第109-1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112页 |
·不足之处及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致谢 | 第123-12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5-128页 |
附件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