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插图 | 第8-9页 |
附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IPv6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网络安全和IPv6 | 第14-25页 |
·网络安全 | 第14-18页 |
·网络安全的定义 | 第14页 |
·网络威胁的来源 | 第14-15页 |
·典型的网络攻击 | 第15-18页 |
·IPv6协议的安全 | 第18-24页 |
·IPv6协议体系框架 | 第18-19页 |
·IPv6网络中将有哪些网络威胁 | 第19页 |
·现有的网络威胁在IPv6下的表现 | 第19-20页 |
·IPv6协议所带来的DoS/DDoS威胁 | 第20-23页 |
·IPv6给现有的安全技术带来的挑战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IPv6下DoS/DDos的检测和改进的安全模型 | 第25-42页 |
·DoS/DDOS入侵和攻击的检测 | 第25-38页 |
·源IPv6地址伪造攻击的检测 | 第28-33页 |
·SYN Flood入侵和攻击的检测 | 第33-36页 |
·流量型入侵和攻击的检测 | 第36-37页 |
·参数的设置 | 第37-38页 |
·改进的网络安全模型 | 第38-41页 |
·改进的安全模型的框架 | 第39-40页 |
·改进的安全模型的优势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8页 |
·开发环境和设计目标 | 第42-43页 |
·基本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43-47页 |
·packet结构 | 第43-45页 |
·statistic统计量 | 第45-46页 |
·各类协议头的结构 | 第46-47页 |
·其它数据结构和程序的全局变量 | 第47页 |
·详细流程 | 第47-54页 |
·总体框架 | 第47-50页 |
·IPv6扩展头的处理 | 第50-51页 |
·IPv6碎片重组的处理 | 第51-54页 |
·部署和测试 | 第54-57页 |
·linux系统的IPv6网络配置 | 第54-55页 |
·系统的测试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第58页 |
·下一步的工作和对安全问题的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一 | 第62-64页 |
附录二 | 第6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感言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