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高分子质量聚乳酸的合成及共混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PLA的基本性质 | 第13-16页 |
·旋光性 | 第13-14页 |
·机械性能 | 第14-15页 |
·降解性 | 第15-16页 |
·PLA制品的应用 | 第16页 |
·PLA的制备 | 第16-20页 |
·开环聚合法 | 第17-18页 |
·丙交酯的制备及纯化 | 第17-18页 |
·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 第18页 |
·直接缩聚法 | 第18-19页 |
·直接溶剂聚合法 | 第18-19页 |
·直接熔融聚合法 | 第19页 |
·固相缩聚 | 第19-20页 |
·扩链 | 第20页 |
·PLA的改性 | 第20-25页 |
·以共聚法改性的聚乳酸 | 第20-21页 |
·以共混法改性的聚乳酸 | 第21-24页 |
·PLA/PCL共混体系 | 第21-22页 |
·与增塑剂共混体系 | 第22-23页 |
·与淀粉共混体系 | 第23-24页 |
·其它共混体系 | 第24页 |
·以制成复合材料改性的聚乳酸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逐步减压熔融缩聚法制备PLA | 第27-3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实验原料 | 第27页 |
·实验步骤 | 第27-28页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8页 |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反应条件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0-34页 |
·催化剂用量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反应温度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酯化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3页 |
·逐步减压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聚乳酸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研究 | 第37-53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8页 |
·实验原料 | 第37页 |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差热扫描量热(DSC)测试 | 第37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37-38页 |
·偏光显微镜观察(POM)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热性能分析 | 第38-50页 |
·DSC分析 | 第38-42页 |
·热分解动力学 | 第42-50页 |
·结晶行为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聚乳酸与聚乙二醇共混体系性能的研究 | 第53-68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6页 |
·实验原料 | 第53页 |
·实验步骤 | 第53-54页 |
·三氯甲烷提纯 | 第53页 |
·共混膜的制备 | 第53-54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4-56页 |
·差热扫描量热(DSC)测试 | 第54页 |
·结晶过程的观察(POM) | 第54页 |
·拉伸力学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接触角测定 | 第55页 |
·共混膜溶胀率和溶解率实验 | 第55页 |
·共混膜的吸水性实验 | 第55-56页 |
·共混膜的降解性能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6页 |
·共混膜的DSC分析 | 第56-58页 |
·共混膜的结晶过程观察 | 第58-61页 |
·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共混膜的接触角分析 | 第63页 |
·共混膜的溶胀率和溶解率分析 | 第63-64页 |
·共混膜的溶胀率 | 第63-64页 |
·共混膜的溶解率 | 第64页 |
·共混膜的吸水性分析 | 第64-65页 |
·共混膜的降解性能分析 | 第65-66页 |
·共混膜的水降解机理 | 第65页 |
·共混膜的质量变化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研究生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