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9-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与观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2章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简要评述 | 第16-23页 |
| ·不同要素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6-19页 |
|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6-17页 |
| ·资金、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7-18页 |
| ·综合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8-19页 |
| ·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19-23页 |
| ·农业经济发展时期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20页 |
| ·工业经济发展时期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20-21页 |
| ·知识经济发展时期中人力资源的作用 | 第21-23页 |
| 第3章 洛阳市人力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6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的现状 | 第23-30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的数量情况 | 第23-26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的质量情况 | 第26-28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状况的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 ·洛阳市区位环境因素的分析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30-36页 |
| ·洛阳市区位环境因素的分析 | 第30-32页 |
| ·洛阳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 第4章 洛阳市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分析 | 第36-44页 |
| ·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关系模型研究概述 | 第36-40页 |
| ·哈罗德—多马模型 | 第36-37页 |
| ·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 第37-38页 |
|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第38-39页 |
| ·人力资本模型 | 第39-40页 |
| ·人力资源与洛阳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40-41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质量、科研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41-42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42页 |
| ·洛阳市人力资源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42-44页 |
| 第5章 促使洛阳市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 第44-49页 |
|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44页 |
| ·壮大科研力量,提高洛阳市科技创新能力 | 第44-47页 |
| ·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 | 第47页 |
| ·建立企业家选拔、激励和淘汰机制 | 第47-48页 |
| ·完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建立竞争上岗机制 | 第48-49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