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太仆寺旗晚侏罗世火山岩岩石学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引言 | 第10-13页 |
·依托项目与研究程度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完成工作量 | 第12-13页 |
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21页 |
·自然地理 | 第13-14页 |
·地质构造背景 | 第14-15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5-16页 |
·岩浆岩概况 | 第16-19页 |
·侵入岩 | 第16-18页 |
·火山岩 | 第18-19页 |
·火山岩年代 | 第19-20页 |
·火山岩相特征 | 第20-21页 |
2 火山岩岩石学 | 第21-32页 |
·火山岩的分类与命名 | 第21-22页 |
·主要岩石类型岩相学特征 | 第22-24页 |
·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 第24-30页 |
·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 | 第25-26页 |
·晚侏罗世玛尼吐组火山岩 | 第26-27页 |
·晚侏罗世白音高老组火山岩 | 第27-30页 |
·火山岩的岩石系列划分 | 第30-32页 |
3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42页 |
·中生代火山岩的稀土元素特征 | 第32-38页 |
·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32-33页 |
·玛尼吐组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33-35页 |
·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 | 第35-38页 |
·中生代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38-40页 |
·玛尼吐组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38-39页 |
·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 | 第39-40页 |
·晚侏罗世火山岩过渡族元素特征 | 第40-42页 |
4 晚侏罗世火山岩的岩浆演化及起源 | 第42-55页 |
·岩浆的类型及其演化过程 | 第42-49页 |
·岩浆的类型 | 第42-43页 |
·岩浆的演化规律 | 第43-45页 |
·岩浆的演化程度 | 第45-46页 |
·岩浆混合作用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岩浆的起源与成因 | 第49-53页 |
·流纹质岩浆的起源与成因 | 第49-50页 |
·粗面质岩浆的起源 | 第50-51页 |
·粗面质岩浆的成因 | 第51-53页 |
·岩浆混合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第53-55页 |
5 太仆寺旗晚侏罗世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55-62页 |
·火山岩岩石组合对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的制约 | 第55-56页 |
·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岩石地球化学判断 | 第56-60页 |
·火山岩形成环境的初步鉴别 | 第56-57页 |
·地球化学元素对火山岩形成环境的制约 | 第57-60页 |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对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制约 | 第60-61页 |
·构造背景判别 | 第61-62页 |
6 结束语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图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