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6-16页 |
| (一) 概念界定与选题缘由 | 第6-10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三)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 一、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的现状及问题 | 第16-27页 |
|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16-17页 |
| (二) 大学生利用“灰色技能”就业的现状 | 第17-24页 |
| (三) 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的特点 | 第24-27页 |
| 二、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评析 | 第27-35页 |
| (一) 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认识论争 | 第27-29页 |
| (二) 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客观因素 | 第29页 |
| (三) 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理论解读 | 第29-31页 |
| (四) 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消极影响 | 第31-35页 |
| 三、大学生“灰色技能”就业现象的多方引导 | 第35-41页 |
| (一) 学校的教育工作 | 第35-37页 |
| (二) 社会的环境营造 | 第37-38页 |
| (三) 家庭的教育指导 | 第38-39页 |
| (四) 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3页 |
| (一)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 (二) 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