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熟人社会视野下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引言第7-8页
第2章 回避制度的概述第8-13页
   ·回避制度的内涵外延第8-9页
     ·回避制度的概念第8-9页
     ·回避制度的表现形式第9页
   ·中国回避制度的历史沿革第9-11页
   ·回避制度的现实背景第11-13页
第3章 熟人社会中回避制度的困境第13-20页
   ·熟人社会的内涵第13-16页
     ·熟人社会概念界定第13-14页
     ·熟人社会的显著特征第14页
     ·与陌生人社会对比存在的弊端第14-16页
   ·熟人社会对回避制度的消极影响第16-20页
     ·回避制度的法理基础分析第16-17页
     ·熟人社会消极因素对回避制度的影响第17-20页
第4章 熟人社会中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主要立法缺陷第20-29页
   ·申请阶段的立法缺陷第21-25页
     ·回避事由规定缺乏体系性第22-24页
     ·回避对象存在遗漏第24-25页
   ·决定回避阶段的立法缺陷第25-27页
     ·决定主体的不适当第25-26页
     ·“自我决定”模式外部监管缺失第26-27页
   ·当事人救济权利的立法缺陷第27-29页
     ·救济手段单一第27-28页
     ·二审回避权的不足第28-29页
第5章 从熟人社会看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完善第29-36页
   ·回避制度基础环境的培养第29-31页
   ·回避制度的具体立法完善第31-36页
     ·构建回避事由体系和扩大回避对象第31-34页
     ·回避决定的程序完善第34页
     ·当事人救济手段的完善第34-35页
     ·二审回避权的完善第35-36页
第6章 结语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民事强制执行中的拍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