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可行性 | 第8页 |
二、功名的界定 | 第8-9页 |
三、杜甫功名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本文的努力方向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杜甫蜀中诗的功名意识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蜀前的功名意识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蜀中的功名意识 | 第16-24页 |
一、恋阙依旧 | 第17-19页 |
二、爱国仁民 | 第19-21页 |
三、时事伤悲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杜甫蜀中功名意识的转变 | 第24-50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功名超越 | 第24-37页 |
一、迟日江山丽——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意趣 | 第25-31页 |
二、疏懒意更长——闲散生活中的功名超越 | 第31-37页 |
第二节 蜀中的佛教超脱意识 | 第37-50页 |
一、蜀前的佛教接受 | 第37-39页 |
二、蜀中的超脱思想 | 第39-50页 |
第三章 个案研究——杜甫与严武交往中的功名寄托与超越 | 第50-64页 |
第一节 重镇还须济世才——功名寄托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强移栖息一枝安——心理状况 | 第52-59页 |
第三节 还入故林栖——功名超越 | 第59-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