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理论的文本水印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的提出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0-12页 |
2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12-27页 |
·数字水印的发展史 | 第12-14页 |
·水印的起源 | 第12-13页 |
·空域数字水印算法 | 第13页 |
·频域数字水印算法 | 第13页 |
·数字水印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应用 | 第13-14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4-15页 |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数字水印模型 | 第16-18页 |
·基本模型 | 第16-17页 |
·通信模型 | 第17-18页 |
·数字水印系统的评价指标 | 第18-20页 |
·保真度评价 | 第18-19页 |
·鲁棒性评价 | 第19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19-20页 |
·文本数字水印 | 第20-23页 |
·文本载体的特征 | 第20页 |
·文本水印的算法 | 第20-22页 |
·文本数字水印技术存在的不足 | 第22-23页 |
·文本水印与涉密信息安全 | 第23-26页 |
·文本数字水印技术在涉密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文本数字水印的提取和破坏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文本水印算法 | 第27-39页 |
·模糊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27-32页 |
·模糊数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7页 |
·聚类分析的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基于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 | 第28-32页 |
·文本中的汉字模糊聚类模型 | 第32-35页 |
·聚类模型建模 | 第32-34页 |
·聚类模型中特征向量的选择 | 第34-35页 |
·原始水印的伪随机排序 | 第35-36页 |
·水印的嵌入 | 第36-37页 |
·水印提取算法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9-52页 |
·实验过程 | 第39-47页 |
·原始文本预处理 | 第39-40页 |
·预处理后文本汉字的特性统计 | 第40-41页 |
·文本汉字的特性数据正规化 | 第41页 |
·水印载体汉字的精简 | 第41-43页 |
·求模糊相似矩阵和传递闭包 | 第43页 |
·动态聚类 | 第43-45页 |
·水印编码和嵌入 | 第45-47页 |
·水印提取 | 第4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1页 |
·保真度 | 第47-48页 |
·鲁棒性 | 第48-50页 |
·容量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总结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