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与绩效变化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并购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并购 | 第23页 |
·并购行为 | 第23-24页 |
·并购绩效 | 第24页 |
·并购动因理论 | 第24-25页 |
·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价值理论 | 第25页 |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5-28页 |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页 |
·管理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页 |
·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28页 |
3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动因及特征分析 | 第28-40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发展历程 | 第28-30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和主要目的 | 第30-33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分析 | 第30-32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主要目的 | 第32-33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并购规模以小型并购为主 | 第34页 |
·并购在二级行业的分布较为集中 | 第34-35页 |
·并购行业关系以横向并购为主 | 第35页 |
·关联性并购交易显著 | 第35-36页 |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存在问题分析 | 第36-40页 |
·政府对上市公司并购过度干预 | 第36-37页 |
·并购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 第37页 |
·并购交易规模普遍较小 | 第37-38页 |
·多元化并购比例过低 | 第38页 |
·关联并购交易比重过大 | 第38-40页 |
4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40-50页 |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40-41页 |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并购短期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并购短期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3-50页 |
·并购短期绩效总体实证分析 | 第43-45页 |
·并购短期绩效分类实证分析 | 第45-50页 |
5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50-64页 |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50-51页 |
·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51-54页 |
·选取原则 | 第51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51-54页 |
·并购长期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4-56页 |
·并购长期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56-64页 |
·并购长期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59页 |
·并购长期绩效的因子分析 | 第59-64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70页 |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总体样本并购长期绩效显著优于短期绩效 | 第64页 |
·分类样本并购长短期绩效差异显著 | 第64-65页 |
·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明确政府在制造业并购中的角色 | 第65-66页 |
·完善制造业上市公司并购相关法规体系 | 第66页 |
·加大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大型并购的扶持力度 | 第66-67页 |
·鼓励制造业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混合并购 | 第67-68页 |
·规范制造业并购中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 第68页 |
·局限与不足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