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13-15页 |
| 第2章 魏晋孝道思想的渊源 | 第15-23页 |
| ·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变异 | 第15-19页 |
| ·孝道思想中的“情”、“礼”关系以及先秦儒家和道家的论述 | 第19-23页 |
| 第3章 曹魏:孝之情与孝之礼走向对立 | 第23-36页 |
| ·魏初士人:淡化对孝之礼的重视 | 第23-27页 |
| ·从王祥、鲍出等看魏初孝道思想 | 第23-25页 |
| ·王肃对汉代孝道思想的继承和革新 | 第25-27页 |
| ·正始士人:提升孝之情的重要性 | 第27-32页 |
| ·何晏尊礼重情的孝道思想 | 第27-29页 |
| ·王弼自然亲爱的孝道思想 | 第29-31页 |
| ·杜恕《体论》中对孝之礼的怠慢 | 第31-32页 |
| ·竹林士人:激烈反对孝之礼 | 第32-36页 |
| ·阮籍反礼重情的守丧行为 | 第32-34页 |
| ·嵇康、王戎——反对孝之礼 | 第34-36页 |
| 第4章 两晋:孝之情与孝之礼重归统一 | 第36-50页 |
| ·西晋前期士人:重拾孝之礼 | 第37-42页 |
| ·朝堂中关于恢复孝之礼的讨论 | 第37-40页 |
| ·不忽视孝之情 | 第40-42页 |
| ·西晋后期士人:创建孝之情和孝之礼融合的理论 | 第42-43页 |
| ·东晋士人:弥合孝之情和孝之礼 | 第43-50页 |
| ·对孝道的情礼双彰 | 第44-46页 |
| ·儒道佛在孝道思想上的互相影响 | 第46-50页 |
| 第5章 魏晋士人孝道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 第50-60页 |
| ·魏晋士人孝道思想的特点 | 第50-57页 |
| ·孝先于忠 | 第50-52页 |
| ·尤重孝之情 | 第52-54页 |
| ·用招魂葬和居丧毁悴表达丧亲之痛 | 第54-57页 |
| ·魏晋士人孝道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57-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