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 1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5-21页 |
|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 | 第15-18页 |
|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 第15-16页 |
| ·绿色运动无法解决生态危机 | 第16-17页 |
| ·苏联模式对生态危机的解决存在缺陷 | 第17-18页 |
| ·福斯特研究方向的转变 | 第18-21页 |
| ·个人经历促使福斯特对生态危机进行理论思考 | 第18-19页 |
|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生态危机的解决具有重大作用 | 第19-21页 |
| 2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的内容 | 第21-34页 |
| ·物质变换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 | 第21-26页 |
| ·关于“物质变换”的翻译问题 | 第21-22页 |
| ·物质变换概念的提出 | 第22-23页 |
| ·福斯特对物质变换概念的界定 | 第23-26页 |
| ·物质变换断裂的含义 | 第26-27页 |
| ·物质变换断裂造成的危害 | 第27-29页 |
| ·生态环境恶化 | 第27-28页 |
| ·资本主义农业问题突增 | 第28-29页 |
| ·物质变换断裂产生的原因 | 第29-31页 |
| ·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分离以及产品的远距离贸易 | 第29-30页 |
| ·本质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大土地所有制 | 第30-31页 |
| ·消除物质变换断裂的根本出路 | 第31-34页 |
| ·消除断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31-32页 |
| ·合理调整物质变换,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 第32-34页 |
| 3 对物质变换断裂理论的评价 | 第34-43页 |
|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的贡献 | 第34-37页 |
| ·为正确处理土壤退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34页 |
| ·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34-36页 |
| ·论证了马克思具有生态思想 | 第36-37页 |
|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的局限性 | 第37-39页 |
|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认识 | 第37-38页 |
| ·夸大了生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 第38-39页 |
| ·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 | 第39-43页 |
| ·树立正确的生态危机意识 | 第39-40页 |
| ·重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 第40页 |
| ·推动生态保护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 第40-42页 |
|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42-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