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模铸沿空留巷隔离墙的材料优化设计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巷旁充填材料研究及应用 | 第9-10页 |
·国内巷旁充填材料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封闭模铸砌体沿空留巷隔离墙技术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新型巷旁充填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15-28页 |
·围岩控制理论对充填材料性能要求分析 | 第15-23页 |
·沿空留巷老顶破断基本规律 | 第16-17页 |
·沿空留巷围岩结构活动基本规律 | 第17-18页 |
·巷旁充填体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巷旁充填体强度计算 | 第19-22页 |
·巷旁充填体可缩性研究 | 第22-23页 |
·封闭模铸沿空留巷隔离墙工艺系统组成 | 第23-27页 |
·刚柔复合模板支架 | 第24-25页 |
·预制混凝土砌体 | 第25-26页 |
·注浆充填材料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 第28-51页 |
·新型注浆充填材料组成成分的确定 | 第28-32页 |
·注浆模式的选择 | 第28页 |
·双组份注浆材料的组成成分 | 第28-29页 |
·双组份注浆材料的水化反应机理 | 第29-32页 |
·注浆充填材料试验的仪器及测定方法 | 第32-35页 |
·原材料性能及相关指标 | 第32页 |
·注浆浆液性能测定仪器及方法 | 第32-35页 |
·双组份充填材料优化配比试验 | 第35-44页 |
·浆液优化配比正交试验设计 | 第35-40页 |
·浆液性能测试结果及配比优化分析 | 第40-44页 |
·改善双组份材料性能的外加剂试验研究 | 第44-50页 |
·减水剂 A 对双组份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速凝剂 B 对双组份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缓凝剂 C 对双组份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外加剂复配正交试验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新型巷旁充填材料的工作性能研究 | 第51-60页 |
·双组份充填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 第51-55页 |
·单浆流体流变性的理论分析 | 第52页 |
·混合流体流变性的理论分析 | 第52-53页 |
·混合流体可灌性的研究 | 第53-55页 |
·双组份浆液与砌块固结体强度试验研究 | 第55-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新型巷旁充填材料数值模拟分析 | 第60-71页 |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60-61页 |
·Midas/GTS 软件介绍 | 第60-61页 |
·屈服准则 | 第61页 |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第61-64页 |
·工作面煤层概况 | 第61-62页 |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数值计算分析 | 第64-70页 |
·双组份材料与高水材料的数值模拟对比 | 第64-67页 |
·双组份材料与高水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比 | 第67-68页 |
·封闭模铸砌体沿空留巷隔墙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页 |